[实用新型]一种电厂锅炉用耐高温涂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63673.7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0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方生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五彩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02 | 分类号: | F22B37/02;F23J3/06;F28F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1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厂 锅炉 耐高温 涂层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厂锅炉用耐高温涂层结构,涉及电厂锅炉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燃煤燃烧易产生硫化物腐蚀锅炉内壁及水管外壁,严重影响锅炉及水管的使用寿命,大型燃煤电厂锅炉产生的大量烟灰处理不当造成的污染环境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支架板,所述支架板的前侧固定安装有锅炉,所述支架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煤粉仓,所述煤粉仓的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吹粉机,所述支架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水管固定连接有耐热蛇形管,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硫化物对锅炉内壁和耐热蛇形管外壁的腐蚀,避免灰烬掉落在集灰车外面,降低灰烬清扫难度,避免了灰烬四处飞扬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厂锅炉用耐高温涂层结构。
背景技术
热电厂为火力发电厂,采用煤炭作为一次能源,利用皮带传送技术,向锅炉输送经处理过的煤粉,煤粉燃烧加热锅炉使锅炉中的水变为水蒸气,经一次加热之后,水蒸气进入高压缸。为了提高热效率,应对水蒸气进行二次加热,水蒸气进入中压缸。通过利用中压缸的蒸汽去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电量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促使大型燃煤电厂的发展壮大,如今燃煤电厂锅炉发电使用得越来越多,大型燃煤电厂锅炉使用时间长,且燃煤燃烧易产生硫化物腐蚀锅炉内壁及水管,严重影响锅炉及水管的使用寿命,同时大型燃煤电厂锅炉也会产生大量的烟灰,传统的运送烟灰的方式直接让烟灰落在传送带上,这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也是雾霾形成的帮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厂锅炉用耐高温涂层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厂锅炉用耐高温涂层结构,包括支架板,所述支架板的前侧固定安装有锅炉,所述支架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煤粉仓,所述煤粉仓的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吹粉机,所述支架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水管固定连接有耐热蛇形管,所述耐热蛇形管的输出端通过水管固定连接水蒸气分离器,所述水蒸气分离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汽轮机,所述锅炉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点燃器,所述煤粉仓的输出端贯穿延伸至锅炉的内部,所述煤粉仓的输出端位于点燃器的左侧,所述支架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进风管,所述锅炉的右侧外环围绕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环绕在锅炉的外环,所述进风管的输出端贯穿并延伸至锅炉的内部,所述锅炉的右侧底端固定连接有烟气净化器,所述烟气净化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支架板的底部前端固定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放置有集灰车,所述集灰车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磁铁,所述集灰车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传送带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缓冲传送带。
优选的,所述耐热蛇形管的输入端贯穿并延伸至锅炉的内部,所述耐热蛇形管的输出端贯穿并延伸至锅炉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锅炉的内壁表面涂有高温防腐涂料,所述耐热蛇形管的外表面涂有耐高温防腐涂料。
优选的,所述点燃器位于煤粉仓输出端的底部,所述点燃器的横截面为四个扇形组成,所述点燃器贯穿并延伸至锅炉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进风管的输出端位于点燃器的底部,所述锅炉的底部开设有排灰口,所述烟气净化器的底端开设有排灰口。
优选的,所述集灰车的顶部左、右两端均倾斜设置,且两个集灰车的左、右两顶端相接倾斜面向下朝向集灰车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扇形点燃器,重复点燃煤粉,避免煤粉浪费,通过给锅炉内壁和耐热蛇形管外壁涂上高温防腐涂料,一是能够避免硫化物对锅炉内壁和耐热蛇形管外壁的腐蚀,二是避免锅炉内壁和耐热蛇形管外壁在高温下发生破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五彩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五彩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636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