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损伤颈托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65887.8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4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常祺;陈国立;李欢乐;薛志超;王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5 | 分类号: | A61F5/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巡通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03 | 代理人: | 张晓凯 |
地址: | 471031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损伤颈托,包括前颈托和后颈托,所述前颈托和后颈托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前颈托的上部中间位置向外、向下延伸形成用于放置下巴的凹陷;在所述前颈托的内壁上和所述后颈托的内壁上均分别设置有可充气的气囊。抵消垂直的作用力、颈椎承受的扭转力量,具有穿戴舒适,透气,重量轻,抗疲劳强度高,不易变形,很好的解决了颈部垂直作用力对颈椎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损伤颈托。
背景技术
人体的头部靠脊柱最上面的颈椎支撑,由于结构关系,下巴下方处没有能支撑的骨骼或者肌肉,对头进行受力分析,重力有了向左下方的力量,所以下巴给了颈椎一个弯矩的力量,在人日常活动中,头左右旋转和抬头低头的频率也比较高,所以颈椎也承受扭矩,这样,颈椎既要承受弯矩还有承受扭矩和拉伸压缩,乘坐交通工具或者在坑洼路面行驶时,急刹车或加速,头部剧烈摇晃,颈椎承受力量也不均匀,不正确的姿势和活动导致颈椎很容易受伤,使人体产生颈椎酸痛,头晕,四指麻木等症状。所以急需一款能解决头部垂直载荷和后仰造成颈椎反曲的颈部固定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损伤颈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损伤颈托,包括前颈托和后颈托,所述前颈托和后颈托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前颈托的上部中间位置向外、向下延伸形成用于放置下巴的凹陷;在所述前颈托的内壁上和所述后颈托的内壁上均分别设置有可充气的气囊。
进一步的,所述前颈托的中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前颈托的底部中间向下延伸形成第一V形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V形支撑板的最低端边缘处为圆弧形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后颈托的底部中间向下延伸形成第二V形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为长条形状,沿所述前颈托的内壁顶端边沿处以及所述后颈托的内壁顶端边沿处分别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前颈托的左端外侧以及右端外侧上分别设置有魔术贴公扣,所述后颈托的左端内侧以及右端内侧上分别设置有魔术贴母扣,所述前颈托与所述后颈托通过魔术贴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孔处覆盖有防尘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损伤颈托,在下巴处采用凹陷形式包裹下巴,脖子前面悬空处采用第一V形支撑板,后背采用第二V形支撑板,前后夹持,垂直的作用力被下巴处的凹陷抵消,颈椎承受的扭转力量被第一V形支撑板、第二V形支撑板的夹持力量抵消,保证颈椎在正确的生理曲线,具有穿戴舒适,透气,重量轻,抗疲劳强度高,不易变形,很好的解决了颈部垂直作用力对颈椎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损伤颈托,脖子后部为了防止后仰带来的颈椎反曲,增加了可调节气压的气囊,环状压力作用于脖子,颈椎也不会因压力过大而疼痛,很好的保护了脖子。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损伤颈托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损伤颈托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颈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颈托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颈托;11凹陷;12透气孔;13第一V形支撑板;2后颈托;21第二V形支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658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