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镜鞘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66856.4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3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增辉;张立国;姚溪洋;吴智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增辉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34;A61M25/10;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丁燕华 |
地址: | 213127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内镜鞘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镜鞘,包括导丝、鞘头、空气鞘管和充气口;所述鞘头设置在导丝端部,所述空气鞘管一端设有充气口;所述空气鞘管贴敷在导丝上;本实用新型改变神经内镜鞘的结构使得神经内镜鞘更加容易进入创口,并通过充气的方式使得神经内镜鞘的固定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内镜鞘,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神经内镜鞘越来越多被使用于颅内手术,主要被使用于颅内血水和积液的清除,其产生的创口相较于其他穿刺技术,伤口较小,手术后恢复速度快。
在神经内镜鞘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先在患者头部进行穿刺,然后将神经内镜鞘放置在穿刺部位,而传统的神经内镜鞘需要固定其次,由于神经内镜鞘插入的深度和位置等,往往需要调整神经内镜鞘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神经内镜鞘的结构使得神经内镜鞘更加容易进入创口,通过充气的方式使得神经内镜鞘的固定更加稳定,由内而外逐步扩大减少对脑组织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镜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神经内镜鞘,包括导丝、鞘头、空气鞘管和充气口;所述鞘头设置在导丝端部,所述空气鞘管一端设有充气口;所述空气鞘管贴敷在导丝上。
优选地,所述鞘头底部设有倒勾,所述空气鞘管和鞘头通过倒勾进行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空气鞘管为抽气后的空气鞘管,空气鞘管外表面设有一层水溶性吸附材料。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空气鞘管贴敷在导丝上进行穿刺,空气鞘管表面有一层遇水融化的可吸收材料拥有再次塑性作用,有利于保证其穿刺时贴敷的状态;
2)通过充气的方式使得神经内镜鞘的固定更加稳定,由内而外逐步扩大减少对脑组织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镜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镜鞘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导丝1、鞘头2、空气鞘管3和充气口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神经内镜鞘,包括导丝1、鞘头2、空气鞘管3和充气口4;所述鞘头2设置在导丝1端部,所述空气鞘管一端设有充气口4;所述空气鞘管3贴敷在导丝1上。
优选地,所述鞘头2底部设有倒勾,所述空气鞘管3和鞘头2通过倒勾进行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空气鞘管3为抽气后的空气鞘管,空气鞘管外表面设有一层水溶性吸附材料。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步骤:
对于病患脑部进行CT扫描,确定位置后设立穿刺靶位,先试用普通穿刺针对靶点穿刺,记录穿刺深度,取此设备沿穿刺针通道穿刺,到达穿刺深度后,对充气口4进行通气,使得神经内镜鞘由内而外扩大,充气后形成圆形管状通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增辉,未经刘增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668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动分色照明的LCD投影机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