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运输的超长管桩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67119.6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8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胡宇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意力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2 | 分类号: | E02D5/52;E02D5/72;E02D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蔡鹤飞 |
地址: | 313216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运输 超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运输的超长管桩,包括第一管桩体、第二管桩体、第三管桩体和桩尖,第一管桩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顶部防护帽,第一管桩体与第二管桩体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管,第一卡接管外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第二管桩体与第三管桩体的顶部均固定第二卡接管,第二卡接管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第三管桩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套接管,通过设置第一管桩体、第二管桩体、第三管桩体和桩尖进行组装,使得其在运输过程中不占据太多位置,组装快捷方便,另外在管桩本体外部设置绑槽有助于在运输过程中在内部捆绑固定,提高稳定性,避免了因偏位或是与支撑物之间摩擦造成的磨损,从而保障在运输中不影响管桩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运输的超长管桩。
背景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开始大量应用于铁道系统,并扩大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冶金、港口、公路等领域,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地质条件适合管桩的使用特点,管桩的需求量猛增,从而迅速形成一个新兴的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年底,全国已有400多家管桩生产企业,生产各类管桩2.5亿米左右,产值达300多亿人民币,同时为管桩行业配套的辅助产品年产值也近250亿元,成为一个富有朝气的新兴产业,目前管桩已占全国水泥制品行业产值的50%左右。
目前管桩基础施工中普遍采用的桩尖为铁质,与管桩的桩身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且往往都是工地现场施工完成桩身与桩尖的连接,成本相对较高,质量控制较难,在运输的过程中,常常由于稳定性能差,容易发生偏位或是与支撑物之间磨损,影响管桩的品质,从而导致接下来的施工项目很难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运输的超长管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一种管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桩尖与管桩的桩身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且往往都是工地现场施工完成桩身与桩尖的连接,成本相对较高,质量控制较难,在运输的过程中,常常由于稳定性能差,容易发生偏位或是与支撑物之间磨损,影响钢管桩的品质,从而导致接下来的施工项目很难完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运输的超长管桩,包括第一管桩体、第二管桩体、第三管桩体和桩尖,所述第一管桩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顶部防护帽,所述第一管桩体与第二管桩体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管,所述第一卡接管外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第二管桩体与第三管桩体的顶部均固定第二卡接管,所述第二卡接管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三管桩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套接管,所述第一螺纹套接管的外部套接有连接管,所述桩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套接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桩体、第二管桩体与第三管桩体的外部均开设有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接管的外部套接有抱箍,所述抱箍的两侧内部均固倒齿,所述倒齿的内部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接管套接在第二卡接管的内侧,所述第一卡接管、第二卡接管和抱箍的内部均开设有销孔,所述销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销。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规格尺寸与卡槽的规格尺寸相适配,所述卡块的位置与卡槽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螺纹与第一螺纹套接管的外部螺纹相适配,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螺纹与第二螺纹套接管的外部螺纹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第一管桩体、第二管桩体、第三管桩体和桩尖进行组装,使得其在运输过程中不占据太多位置,装车卸车消耗劳动力少,组装快捷方便,另外在管桩本体外部设置绑槽有助于在运输过程中在内部捆绑固定,对管桩进行很好的锁紧固定,提高稳定性,避免了因偏位或是与支撑物之间摩擦造成的磨损,保持其外部结构的完整性,从而保障在运输中不影响管桩的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意力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意力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671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