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多进鱼口的补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67987.4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52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朱世洪;宋志忠;黎贤访;陈小虎;黄红;肖浩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 鱼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适用多进鱼口的补水结构,它包括进鱼口(1)和补水结构(2);所述的补水结构(2)由多个所述的进鱼口(1)共用且之间连为一体,所述的进鱼口(1)之间相邻布置;所述的补水结构(2)包括补水管(3)、腔室(4)、消能工(5)和花孔(6);所述的补水管(3)与腔室(4)相连接,所述的腔室(4)与外部的水域之间由花孔(6)连接,所述的腔室(4)内壁上设置有消能工(5)。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补水结构在运行中的利用率较低,补水效果不佳的缺点,具有布置比较灵活,结构简单,可适用于多种进鱼口的结构,且后期维护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水利工程的过鱼建筑物的领域,更加具体地是一种适用多进鱼口的补水结构。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中的过鱼建筑物包括鱼道、升鱼机、鱼闸等,是鱼类通过大坝、闸、堰等拦河工程的人工通道。
进鱼口是鱼道、升鱼机等过鱼建筑物的关键部位,是鱼类进入过鱼建筑物的第一个关口,是决定过鱼建筑物设计成败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进鱼口的集鱼、诱鱼效果,一般在进鱼口的周边布置补水结构。
现有的补水结构包括泄流式和洒水式两类。
其中,洒水式补水结构将水流从进鱼口水面之上向下喷洒,此类补水结构模拟了河流降雨状态,但是鱼类对降雨的河面波动、水流、噪音的趋向均不明显,现有工程实践证明其诱鱼效果较差。
泄流式补水结构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鱼类的逆流向上的趋性,通过向进鱼口附近水域下泄一定流量,形成明显的射流,诱导鱼类游至进鱼口附近,增加鱼类寻找到并进入进鱼口的几率。
现有的泄流式补水结构一般通过引水管向单个进鱼口的通道内部补水,增加通道内部流量,射流效果不明显,且每个补水结构仅能向单个进鱼口补水。
补水结构在运行中的利用率较低,补水效果不佳,且工程的建造成本较高。
因此,急需一种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适用多进鱼口的补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一种适用多进鱼口的补水结构,它包括进鱼口和补水结构;
所述的补水结构由多个所述的进鱼口共用且之间连为一体,所述的进鱼口之间相邻布置;
所述的补水结构包括补水管、腔室、消能工和花孔;
所述的补水管与腔室相连接,所述的腔室与外部的水域之间由花孔连接,所述的腔室内壁上设置有消能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补水结构均位于相邻的所述的进鱼口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补水结构均位于相邻的所述的进鱼口的下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补水结构同时位于所述的进鱼口的下方和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向出鱼口外部水域补水,诱鱼范围较现有技术更大(由于花孔射流的扩散作用,鱼类可感知流速的区域范围扩大,根据补水流量的不同,可增加1-3倍左右)。
2、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一个补水结构多个进鱼口通用,提高了补水结构使用率,节省布置空间,降低进鱼口结构的复杂程度,并节省工程造价约50%。
3、本实用新型的布置比较灵活,结构简单,可适用于多种进鱼口的结构,且后期维护成本低(除清理壁面附着物外,后期基本没有维护工作成本)。
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特点在于补水结构向出鱼口外部水域补水,诱鱼范围大,并可实现一个补水结构多进鱼口共用,适用于多进鱼口过鱼设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679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深度多功能扦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快速更换模具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