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孔桩孤石打捞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68474.5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4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蔡奇鹏;朱克宏;蔡翔;曾小亮;麦鑫浩;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7/00 | 分类号: | E21B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周宇凡 |
地址: | 20007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孔 桩孤石 打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钻孔桩孤石打捞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身和管轴,所述管轴设置在所述管身的上方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管轴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外接动力装置连接套筒,所述管身的底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位置设置有螺旋状布置的环形钢丝绳,且所述管身的底部设置有钻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避免人工下到孔口里面打捞,极大了减少了安全风险;2)避免更换机械设备,及时打捞,减少了窝工;3)制作简单,造价经济;4)打捞器直接接在钻杆上,正常发动钻机即可打捞石头,简单易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钻孔桩孤石打捞器。
背景技术
钻孔灌注桩钻进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孤石,通常在钻孔深度较浅时可以通过人工进行打捞,较深时要更换钻机,采取冲击钻等其他方式进行钻进。人工打捞只适用于2m以内,深度超过2m人工地下打捞将变的极为危险,如果人工打捞不适用,只能更换钻机变成冲击钻,同时还要更换钻机操作工,冲击钻功效比正反循环、旋挖钻机都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钻孔桩孤石打捞器,通过动力装置驱动具有环形钢丝绳的打捞器旋转,使孤石可被留存在打捞器的管身内部,克服钻孔灌注桩钻进过程中遇到地下孤石,难以打捞,甚至需要改变钻进方式、更换钻进设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钻孔桩孤石打捞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身和管轴,所述管轴设置在所述管身的上方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管轴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外接动力装置连接套筒,所述管身的底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位置设置有螺旋状布置的环形钢丝绳,且所述管身的底部设置有钻头。
所述螺旋状布置的环形钢丝绳的中部具有圆形开口。所述管身的一侧开设有取石口。
所述连接套筒外接旋转动力装置。
所述管身和所述管轴之间设置有加劲板。
所述钻头沿所述管身的周向均匀对称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避免人工下到孔口里面打捞,极大了减少了安全风险;2)避免更换机械设备,及时打捞,减少了窝工;3)制作简单,造价经济;4)打捞器直接接在钻杆上,正常发动钻机即可打捞石头,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管身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2所示,图中标记1-9分别表示为:套筒1、管轴2、管身3、取石口4、环形钢丝绳5、钻头6、钻杆7、加劲板8、钻机车9。
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钻孔桩孤石打捞器用于对钻孔桩钻进施工中遇到的孤石进行打捞,且无需更换钻机。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钻孔桩孤石打捞器包括:套筒1、管轴2、管身3,其中管轴2和管身3相连接固定构成整体,管身3的直径与钻孔桩的直径相同;套筒1则固定在管轴2的顶部用于外接动力。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动力装置为作为是旋转动力装置的钻机,打捞器可在钻机的驱动下向下旋转运动并实现孤石的打捞。钻机主体设置在钻机车9上,便于在施工场地内的移动。钻机具有钻杆7,钻杆7可以与套筒1相适配连接固定,即套筒1设置有与常规钻机相适配的连接结构,从而使钻机所输出的动力可有效传递至打捞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684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