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载荷试验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79282.4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8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王锋;詹军强;倪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骊山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G01L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尹晓雪 |
地址: | 71008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载荷 试验 组件 | ||
1.一种轴承载荷试验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径向力加载装置(3)、径向加载套(4)、加载轴承(5)、支撑轴承(6)、试验轴承(7)、试验轴承套(8)、旋转轴(9)、若干传感器(14)和横向加载系统,其中,
所述加载轴承(5)安装在所述旋转轴(9)的中部,所述径向加载套(4)套设于所述加载轴承(5)的外周侧,所述径向力加载装置(3)与所述径向加载套(4)相接触以通过所述径向加载套(4)向所述加载轴承(5)施加径向力;
所述支撑轴承(6)安装在所述旋转轴(9)的一端;
所述试验轴承(7)安装在所述旋转轴(9)的另一端,若干所述传感器(14)贴设于所述试验轴承(7)的外壁上,所述试验轴承套(8)套设在所述试验轴承(7)的外壁上,且所述试验轴承套(8)的内壁与所述传感器(14)之间相距一定距离;
所述横向加载系统设置在所述试验轴承(7)的侧面以向所述试验轴承(7)的侧面施加横向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载荷试验组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传感器(14)在所述试验轴承(7)的外壁上均匀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载荷试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轴承套(8)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凹槽(81),若干所述传感器(14)一一对应设置在若干所述凹槽(81)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载荷试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81)的体积大于所述传感器(14)的体积,且所述传感器(14)与所述凹槽(81)的槽壁相距有一定距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载荷试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14)为应变计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载荷试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力加载装置(3)包括液压加载系统、伺服电机加载系统、气缸加载系统中的任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载荷试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载系统包括横向力加载装置(10)、横向力传感器(15)和横向加载套(11),其中,
所述横向加载套(11)安装在所述试验轴承(7)的侧面,所述横向力加载装置(10)通过所述横向力传感器(15)与所述横向加载套(11)相接触以向所述试验轴承(7)施加横向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承载荷试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力加载装置(10)包括液压加载系统、伺服电机加载系统、气缸加载系统中的任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载荷试验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第一润滑系统(12)和第二润滑系统(13),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在所述旋转轴(9)的一端形成第一腔体,所述支撑轴承(6)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中;
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在所述旋转轴(9)的另一端形成第二腔体,所述试验轴承(7)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中;
所述第一润滑系统(12)通过管路连通至所述支撑轴承(6),所述第二润滑系统(13)通过管路连通至所述试验轴承(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骊山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骊山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792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探矿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字符识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