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棚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80180.4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9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余全;洪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千荟温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4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棚 支撑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棚支撑结构,涉及大棚建造的领域,其包括支撑杆、外遮阳架及内遮阳架;所述内遮阳架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及第三支杆,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及第三支杆呈三角架设置;所述第一支杆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杆上,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可拆卸设置在第三支杆上;所述第三支杆的两端设置在支撑杆上。本申请具有提高内遮阳架的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大棚建造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棚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农业大棚在世界范围内的蔬菜种植、花卉栽培及苗种繁育等农业生产活动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其基本结构都采用钢架主体辅以保温塑料薄膜组成,为了调节光照,还设置有外遮阳棚,且配以防雨、防风、挡寒以及现代农业科技设施等配套设施,从而实现在任何季节的蔬菜种植、花卉栽培及苗种繁育,从而使得传统农业向现代科技农业的转型得以顺利实现。
目前,农业大棚在进行遮阳时,部分采用双遮阳结构,双遮阳是在大棚支撑中设置遮阳架和内遮阳架,在内、外遮阳架上均铺设遮阳层。在使用双遮阳时,内遮阳架在设置时多采用的弧形架结构,而在冬天内遮阳架上的遮阳层换为保温层时,保温层一般比遮阳层重,使内遮阳架的承重变大,导致内遮阳架不够稳定。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内遮阳架不够稳定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内遮阳架不够稳定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大棚支撑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大棚支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大棚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外遮阳架及内遮阳架;所述内遮阳架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及第三支杆,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及第三支杆呈三角架设置;所述第一支杆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杆上,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可拆卸设置在第三支杆上;所述第三支杆的两端设置在支撑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内遮阳架的搭建时,将第三支杆安装到支撑杆上,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安装到第三支杆上,使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及第三支杆呈三角架设置,进而有利于提高内遮阳架的稳定性。
可选的,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及第三支杆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及第三支杆呈三角架完成设置后,通过固定组件对三角架进行固定,进而有利于提高内遮阳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一侧壁上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抵触内遮阳架上遮阳层的滚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遮阳层的铺设时,遮阳层通过滚动件进行展开,进而便于对遮阳层进行铺设。
可选的,所述第三支杆升降设置在支撑杆上,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三支杆进行升降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更换遮阳层时,启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第三支杆进行升降,进而便于对遮阳层进行更换。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分别靠近第三支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架,第三支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限位架的锁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第三支杆进行安装时,通过锁紧件将限位架固定在支撑杆上,进而有利于提高内遮阳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限位架包括左夹板、右夹板及垫板,垫板与第三支杆的侧壁相互抵接,左夹板和右夹板设置在垫板上,且左夹板和右夹板夹持设置在第三支杆的外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第三支杆进行安装时,将第三支杆抵接在垫板上,使第三支杆夹设在左夹板和右夹板之间,进而有利于提高内遮阳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三支杆上设置有用于卡接限位架的放置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千荟温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千荟温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801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桁架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金属筛选功能的抗磁化垃圾输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