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向车道缓坡道停车楼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80881.8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5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姜满;王志伟;胡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鑫华源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0 | 分类号: | E04H6/10;E04H6/42;E04F1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达引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20 | 代理人: | 郭栋梁 |
地址: | 北京市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向 车道 缓坡 停车 | ||
本实用新型一种单向车道缓坡道停车楼,属于停车楼领域;提出一种仅具有单向行驶车道的螺旋结构停车楼;技术方案为:一种单向车道缓坡道停车楼,包括:外层停车楼和内层停车楼;所述外层停车楼整体为螺旋框架结构,且外层停车楼中部设置有容纳内层停车楼的空间,所述内层停车楼为螺旋框架结构,所述内层停车楼固定于空间内,所述外层停车楼最上层水平设置,所述内层停车楼最上层水平设置,所述外层停车楼最上层与内层停车楼最上层相互连通;所述外层停车楼内圈与内层停车楼外圈之间固定设置有墙壁或者分割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单向车道缓坡道停车楼,属于停车楼领域。
背景技术
小汽车的迅速普及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停车需求,当前提高停车密度的方法基本上是建造地下地上的普通多层停车库、机械式立体车位、机械停车塔、智能全自动立体停车库等。但是无一例外的是每个停车位造价投入巨大,而机械式、自动化的立体停车位还需要高昂的日常管理和运行维护投入。更不能将投资与停车需求的增长进行长远期的匹配。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采用螺旋结构停车楼。该结构停车楼具有建筑利用率高、能耗低等优点。但是这种结构的停车楼对向车道并列设置,尤其需要进行大量转弯,容易因视野遮挡造成车辆剐蹭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仅具有单向行驶车道的螺旋结构停车楼。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单向车道缓坡道停车楼,包括:外层停车楼和内层停车楼;所述外层停车楼整体为螺旋框架结构,且外层停车楼中部设置有容纳内层停车楼的空间,所述内层停车楼为螺旋框架结构,所述内层停车楼固定于空间内,所述外层停车楼最上层水平设置,所述内层停车楼最上层水平设置,所述外层停车楼最上层与内层停车楼最上层相互连通。
所述外层停车楼内圈与内层停车楼外圈之间固定设置有墙壁或者分割栏。
所述外层停车楼包括:外层缓坡道和外层水平道,每个外层缓坡道首尾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外层水平道,且所述外层缓坡道均与外层水平道垂直,所述外层水平道相互平行。
所述内层停车楼包括:内层缓坡道和内层水平道,每个内层缓坡道首尾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内层水平道,且所述内层缓坡道均与内层水平道垂直,所述内层水平道相互平行。
所述最上层外层水平道与最上层内层水平道平滑过渡连接。
所述内层缓坡道位于内层停车楼内部一侧边上安装有防护栏或者防护墙。
最下层内层水平道与其正上方的上一层内层水平道距离为3.2~3.9m。
最下层内层水平道穿过外层缓坡道后延伸至外层停车楼外侧。
所述外层缓坡道和内层内层缓坡道的坡度为4°~7°。
所述外层缓坡道和外层水平道上规划外层行车道,所述内层缓坡道和内层水平道规划的内层行车道,所述外层行车道与内层行车道在最上层相互连接,便于车辆自外层行车道驶入,从内层行车道驶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采用外层停车楼和内层停车楼,可充分利用停车楼建筑面积,提高建筑利用率。
二、本实用新型外层停车楼为螺旋框架结构,内层停车楼为螺旋框架结构,便于车辆自外层停车楼螺旋向上行驶,自内层停车楼螺旋向下行驶,如此形成一条单向车道,便于停车楼管理,同时防止车辆在转弯处出现剐蹭等事故。
三、本实用新型采用缓坡道结构,便于螺旋上升时,坡度平缓,不会给人产生强烈的升降感觉,进而提高驾驶体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鑫华源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鑫华源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808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输水沉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温陶基复合催化滤筒加工用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