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锰隔膜电解法用隔膜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83009.9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15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贾天将;段锋;李殿文;徐建功;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天元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1/10 | 分类号: | C25C1/10;C25C7/04 |
代理公司: | 银川长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4102 | 代理人: | 马金红 |
地址: | 755100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锰 隔膜 解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锰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解锰隔膜电解法用隔膜框装置。该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极板支架、隔膜袋、连接板、隔板、阳极渣室,阳极渣室包括U型槽、堵板、溢流管;该装置,还包括立柱,立柱的一端与极板支架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连接板和隔板并通过螺母固定。该装置,阳极渣的清理更加方便,装置整体的连接性更加紧密、综合强度更高,有效避免发生漏液现象,出入槽、清槽也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锰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解锰隔膜电解法用隔膜框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锰是国防、工业与经济建设中必需的基本原材料,常采用湿法冶金的电解阴极还原技术进行生产。金属锰生产技术自上世纪50年代成型并引入我国之后,生产工艺基本无改进,一直沿用上世纪中叶确定的传统工艺生产。
传统的电解槽材质为塑料,隔膜框且其假底设计在槽体内部;隔膜架为整体的木质拼装,隔膜袋为上部分体、下部连体,通过分包到隔膜架上,隔膜架底面和假底的平面结合是该电解槽的密封面。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温度的变化,电解槽的这两部分容易变形并产生裂纹,进而导致密封性减弱、电解槽漏酸,这是由于假底长期在45℃左右的槽液里,而隔膜架则在0℃放置,二者的线膨胀系数不一致,从而导致密封性减弱,电解槽阳极室液串到阴极室。另外,电解槽下部约30公分为假底,俗称阳极室,此构造使得电解槽不易散热,电解液的流动受到阻挡,从而带来两个后果,一是浓度极差增大,二是电解槽液温度偏高不易控制,从而使假底内产生大量的渣,工人必须下槽进行清理,或者用铁铲将渣铲出电解槽,或者将渣从电解槽底出口通入沟道和阳极液池,造成阳极沟道和池子堵塞。
此外,传统隔膜框的电流效率低,电解槽面的三大指标“槽温、pH值、锰含量”一直处于被动调控状态,且生产环境脏乱差。这种落后的生产工艺难以适应现代工业生产的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严重的制约金属锰生产行业的技术进步与行业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锰隔膜电解法用隔膜框装置,使得阳极渣的清理更加便捷,整体密封性更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解锰隔膜电解法用隔膜框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极板支架、隔膜袋、连接板、隔板、阳极渣室;阳极渣室包括U型槽、堵板、溢流管;U型槽的开口向上,堵板分别设置于U型槽的两端、并通过螺栓与U型槽连接,溢流管的一端穿过堵板与U型槽的内部连通;该装置,还包括立柱;立柱的一端与极板支架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连接板和隔板并通过螺母固定。上述技术方案,在隔膜袋下部安装阳极渣室,并可通过堵板的拆卸进行阳极渣的清理,清理更加方便;同时,通过设置立柱,可在有效支撑极板支架的同时,使隔膜袋与阳极渣室之间形成紧固连接,避免发生漏液。
进一步地,阳极渣室还包括U型筋板;U型筋板的数量为至少2个、且依次排列并包裹于U型槽的外壁上;用于增加阳极渣室的强度。
进一步地,立柱的材质为不锈钢;耐腐蚀性好,强度高、支撑效果佳。
进一步地,连接板、隔板、U型槽和堵板均由工程塑料加工而成;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耐腐蚀、形变小、强度高、塑性强,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电绝缘性,可靠的抗压性,从而增强整个装置的综合性能。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密封条;密封条设置于连接板与隔板之间;使得连接板与隔板之间的密封性更佳。
本实用新型电解锰隔膜电解法用隔膜框装置的有益效果为,阳极渣的清理更加方便,装置整体的连接性更加紧密、综合强度更高,有效避免发生漏液现象;该隔膜框系统,可实现模块化、标准化,拆卸、组装更加便捷,使得出入槽、清槽更加方便,进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解锰隔膜电解法用隔膜框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天元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天元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830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