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密度骨科创伤牵引拉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84109.3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7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武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A6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277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度 骨科 创伤 牵引 拉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密度骨科创伤牵引拉伸装置,包括承重块和支撑架,所述承重块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连接杆A,所述承重块的顶部中心位置安装有承重柱,所述承重柱的两侧外壁上方安装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的顶部中心位置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依次穿过轴承C和轴承A并通过联轴器与转轴连接,所述轴承C设置在电机支架的顶部中心位置,所述轴承A设置在承重柱顶部中心位置,所述承重柱的一侧外壁上方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液压缸。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患者需要调节方位的问题,避免了设备功能单一且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发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性和机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密度骨科创伤牵引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骨缺损主要包括骨缺损和缺损修复两大部分,骨缺损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也是擅长骨科治疗丰富的难题之一;目前治疗骨缺损的方法有自体骨和异体骨移植、组织工程技术和基因治疗拒绝法及生长因子、物理治疗法的辅助治疗等。牵引治疗是骨科治疗中应用较广泛的治疗方法,牵引治疗是利用适当的持续牵引力达到整复和维持复位。同时在移动便捷性上表现的很差,控制力度也不是很均匀,给医护人员带来很大的不便,病人的患处很是缓慢;另外,传统的腿部牵引套结构单一,并不具备理疗功能,不能满足现代化骨创伤恢复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牵引拉伸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1、现有的牵引拉伸装置,多数牵引拉伸装置安装麻烦、操作复杂,费时费力且成本太高,同时使用时需手动操作,实用性差;
2、现有的牵引拉伸装置,使用时会出现牵引拉伸装置控制力度不足或者不均匀的情况发生,同时牵引拉伸装置功能单一,不具备患者需要高度调节功能,造成实际患者恢复能力较差,适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密度骨科创伤牵引拉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密度骨科创伤牵引拉伸装置,包括承重块和支撑架,所述承重块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连接杆A,所述承重块的顶部中心位置安装有承重柱,所述承重柱的两侧外壁上方安装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的顶部中心位置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依次穿过轴承C和轴承A并通过联轴器与转轴连接,所述轴承C设置在电机支架的顶部中心位置,所述轴承A设置在承重柱顶部中心位置,所述承重柱的一侧外壁上方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液压缸。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A的一侧外壁开设有通孔A,通孔A内安装有伸缩杆 A,且伸缩杆A的外壁与通孔A的孔壁间隙连接,连接杆A的顶部均开设有螺纹孔A,螺纹孔A内安装有螺纹轴A,伸缩杆A的顶部外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孔 B,且螺纹轴A外壁上的外螺纹与螺纹孔A与螺纹孔B内螺纹螺纹啮合连接,伸缩杆A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动轴A,活动轴A外壁上套设有滑轮A。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壁上方均安装有安装块,安装块表面开设有螺纹孔C,安装块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安装杆,安装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外壁上方安装有连接杆B,连接杆B的一侧外壁开设有通孔B,通孔B内安装有伸缩杆B,且伸缩杆B的外壁与通孔B的孔壁间隙连接,连接杆 B的底部均开设有螺纹孔D,螺纹孔D内安装有螺纹轴B,伸缩杆B的底部外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孔E,且螺纹轴B外壁上的外螺纹与螺纹孔D与螺纹孔E内螺纹螺纹啮合连接,伸缩杆B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动轴B,活动轴B外壁上套设有滑轮B。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支撑杆A,支撑杆A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动轴C,活动轴C的外壁上套设有滑轮C,支撑杆A的一侧外壁上方安装有支撑杆B,支撑杆B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动轴D,活动轴D的外壁上套设有滑轮D。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的底部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穿过通孔C与拉环A连接,通孔C开设在支撑架的顶部中心位置,拉环A的底部设置有牵引绳,且牵引绳依次与滑轮A、滑轮B、滑轮C和滑轮D并与拉环 B连接,拉环B的底部设置有挂钩,挂钩的底部均安装有挂绳,挂绳的底部两侧相邻之间安装有弧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武,未经张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841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