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清漂船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84156.8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62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毅良;张大临;张杰;王承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京穗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肖云杰 |
地址: | 404041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清漂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清漂船,包括两个平行的浮箱船体,两个浮箱船体均为矩形且并排间隔设置,两个浮箱船体的下表面之间通过舱底板相连以形成双体船形式,舱底板的前部板段为水平板且前部板段与其两侧的浮箱船体部分共同形成漂浮垃圾入口,舱底板的中部向下凹陷并形成垃圾沉积舱,垃圾沉积舱的后部舱壁上开设有贯穿的出水口以使水体可从漂浮垃圾入口流入并从出水口流出,垃圾沉积舱内横向隔断设置有带若干过水孔的滤板以便水体可流过而水体中的漂浮垃圾被阻挡滞留于垃圾沉积舱内。本船向前行进时,入口吸进水体中的漂浮垃圾,漂浮垃圾被滤板阻挡滞留于垃圾沉积舱内,实现清漂目的,结构简单,可以达到更有效地清理漂浮垃圾的效果,清洁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中船舶或其他水上船只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清漂船。
背景技术
我国的水库、湖泊、河流不计其数,有的需要进行垃圾收集处理或清理漂浮垃圾。目前,水体中的可见垃圾主要是依靠人工乘船打捞,采用钉耙等清理工具,工作量大、人工投入高、耗时长,于是也出现了不少不同类型的清洁船来进行水体垃圾清洁,比如现有技术中的CN 208963278 U、CN 208789894 U、CN 104787226 A都有所涉及。但对于静水面或水体流速不高的情形,在漂浮垃圾物清理方面,现有的清洁船还存在针对性设计不强,从而带来清洁效率低,浪费人力、耗能的问题,比如前述的CN 208963278 U、CN 208789894 U的清洁船,垃圾入口开设于船舷板,适于深水情形,用于清理漂浮垃圾效率较低;而CN 104787226A的的清洁船主要针对多功能性而设计,在垃圾清漂的效能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垃圾清漂船,避免现有的清洁船在的流速不高的水体中清理漂浮垃圾的效果、效率不佳的问题,取得可以在流速不高的水体更有效地清理漂浮垃圾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垃圾清漂船,包括两个平行的浮箱船体,两个浮箱船体均为矩形且并排间隔设置,两个浮箱船体的下表面之间通过舱底板相连以形成双体船形式,舱底板的前部板段为水平板且所述前部板段与其两侧的浮箱船体部分共同形成漂浮垃圾入口,舱底板的中部向下凹陷并形成垃圾沉积舱,垃圾沉积舱的后部舱壁上开设有贯穿的出水口以使水体可从漂浮垃圾入口流入并从出水口流出,垃圾沉积舱内横向隔断设置有带若干过水孔的滤板以便水体可流过而水体中的漂浮垃圾被阻挡滞留于垃圾沉积舱内。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浮箱船体的下表面之间还设有水平的防退板,所述防退板为方形且可沿其前端的边沿向上转动以呈竖向,防退板与所述前部板段平齐并位于垃圾沉积舱上方,防退板的前端的边沿与前部板段相承接,防退板的两侧对应于两个浮箱船体的相向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沉积舱内铺设有钢筋网笼以便清除所收集的垃圾,钢筋网笼的后部网笼段形成为所述滤板。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网笼为封闭的网笼结构并具有可打开的开口部,钢筋网笼的整体外形与所述垃圾沉积舱以及垃圾沉积舱上方的两个浮箱船体之间的空间对应;钢筋网笼的上部平齐于浮箱船体的上表面,所述开口部设于钢筋网笼的前部网笼段并迎向所述漂浮垃圾入口,开口部的大小与漂浮垃圾入口对应,开口部的上沿可转动连接于钢筋网笼的上部以便掀开后进行清漂作业。
进一步地,前部板段两侧的浮箱船体的内壁呈朝前相互逐渐远离的倾斜面以形成更广口的漂浮垃圾入口。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清漂船,两个浮箱船体提供浮力,吃水深度以前部板段略低于水面为宜,向前行进时,U形的漂浮垃圾入口收集吸进水体中的漂浮垃圾,水体从漂浮垃圾入口流入并从出水口流出,水体中的漂浮垃圾被滤板阻挡滞留于垃圾沉积舱内,实现清漂目的,结构简单,为流速不高的水体清漂专门设计,可以达到更有效地清理漂浮垃圾的效果,提高清洁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京穗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京穗船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841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尘换气一体化LED面板灯
- 下一篇:一种塑料生产用增塑剂供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