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T梁静载试验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90440.6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8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曾秋森;罗炳成;邱显微;杨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广铁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4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梁静载 试验 | ||
1.一种T梁静载试验架,包括反力架组件(1)、上横梁组件(2)以及下横梁组件(3),所述反力架组件(1)的端部与所述上横梁组件(2)相铰接,所述上横梁组件(2)通过拉杆组(4)与所述下横梁组件(3)相连接,试验梁(5)置于所述下横梁组件(3)与所述上横梁组件(2)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力架组件(1)包括两个主支架组(11)以及角钢支撑组(12);
两个所述主支架组(11)之间通过所述角钢支撑组(12)相互支撑衔接;
所述主支架组(11)通过多个千斤顶横梁(6)与所述试验梁(5)的荷载位置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梁静载试验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支架组(11)包括两个边跨支架(111)以及中跨支架(112);
所述中跨支架(112)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边跨支架(111)相铰接,所述边跨支架(111)以及所述中跨支架(112)分别与所述角钢支撑组(12)相固接,所述边跨支架(111)以及所述中跨支架(112)分别通过多个所述千斤顶横梁(6)与所述试验梁(5)的荷载位置相抵,所述边跨支架(111)的一端与所述上横梁组件(2)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梁静载试验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跨支架(111)包括边跨上梁(1111)、边跨下梁(1112)以及边跨支撑组(1113);
所述边跨上梁(1111)通过所述边跨支撑组(1113)与所述边跨下梁(1112)相固定衔接,所述边跨下梁(1112)通过所述千斤顶横梁(6)与所述试验梁(5)的荷载位置相抵,所述边跨下梁(1112)的一端与所述上横梁组件(2)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梁静载试验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跨支架(112)包括中跨上梁(1121)、中跨下梁(1122)以及中跨支撑组(1123);
所述中跨上梁(1121)通过所述中跨支撑组(1123)与所述中跨下梁(1122)相固定衔接,所述中跨上梁(1121)通过所述千斤顶横梁(6)与所述试验梁(5)的荷载位置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梁静载试验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横梁组件(2)包括多个竖向联接板(21)、拉杆上横梁(22)以及铰接轴(23);
所述铰接轴(23)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竖向联接板(21)固定连接,所述铰接轴(2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反力架组件(1)的端部与另一个所述竖向联接板(21)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竖向联接板(21)分别固定在所述拉杆上横梁(22)上,所述拉杆上横梁(22)通过所述拉杆组(4)与所述下横梁组件(3)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T梁静载试验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向联接板(21)的一侧固接有加强板(21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梁静载试验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跨支架(111)的端部设有边跨铰耳板组(1114),所述中跨支架(112)的端部设有中跨铰耳板组(1124);
所述边跨铰耳板组(1114)与所述中跨铰耳板组(1124)相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广铁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广铁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04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