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蓄电池回收用粉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91034.1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5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可飞;林银;王乾坤;于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信亚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30;B02C18/14;B02C21/00;B02C23/24;B08B15/04;H01M10/54 |
代理公司: | 赣州智府晟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8 | 代理人: | 邹圣姬 |
地址: | 3416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回收 粉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蓄电池回收用粉碎装置,包括粉碎箱,所述粉碎箱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下端开设有下料口,所述粉碎箱上端开设有入料口,所述粉碎箱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粉碎箱前端开设有等距分布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插接有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该铅蓄电池回收用粉碎装置,通过第一驱动电机、第一碾压辊筒和第二碾压辊筒等零部件组成一个碾压装置,对铅蓄电池进行碾压粉碎,并且下端安装有过滤板,过滤板上开设有数个等距分布的漏孔,只有合格颗粒大小的铅蓄电池原料可以通过,对未完全粉碎的铅蓄电池原料进行阻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铅蓄电池回收用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拖拉机、摩托车、电动车以及通讯、电站、电力输送和仪器仪表等领域。
随着水世界能源经济的反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二次能源的使用中,铅蓄电池已占有85%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对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时,一般是将铅蓄废电池破碎分离,最终制成铅铸锭,其中便需要使用到粉碎装置,但现有的粉碎装置,粉碎效果较差,颗粒大小不均匀,且不具备除尘功能,粉碎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若不及时收集,将会造成空气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蓄电池回收用粉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铅蓄电池粉碎装置粉碎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铅蓄电池回收用粉碎装置,包括粉碎箱,所述粉碎箱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下端开设有下料口,所述粉碎箱上端开设有入料口,所述粉碎箱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粉碎箱前端开设有等距分布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插接有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传动杆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传动杆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碾压辊筒。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杆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碾压辊筒,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位于粉碎箱前端,所述第一碾压辊筒与第二碾压辊筒位于粉碎箱内,所述第一传动杆前端与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粉碎箱内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开设有等距分布的漏孔,所述过滤板为左端与右端向下倾斜结构,所述过滤板位于第一碾压辊筒与第二碾压辊筒下端。
优选的,所述粉碎箱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粉碎箱前端开设有等距分布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后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插接于第二通孔内,所述旋转轴外侧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刀片,所述刀片位于过滤板下端。
优选的,所述粉碎箱右端固定连接有导风箱,所述导风箱下端固定连接有集尘室,所述集尘室内从右至左依次固定连接有过风机和过滤层,所述导风箱右端开设有等距分布的排风口,所述导风箱前端活动连接有清理窗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铅蓄电池回收用粉碎装置,通过第一驱动电机、第一碾压辊筒和第二碾压辊筒等零部件组成一个碾压装置,对铅蓄电池进行碾压粉碎,并且下端安装有过滤板,过滤板上开设有数个等距分布的漏孔,只有合格颗粒大小的铅蓄电池原料可以通过,对未完全粉碎的铅蓄电池原料进行阻隔;
2、该铅蓄电池回收用粉碎装置,过滤板为两端向下倾斜结构,两端下侧安装有由第二驱动电机、旋转轴和刀片等零部件组成的粉碎装置,通过该粉碎装置对较大的铅蓄电池原料二次粉碎;
3、该铅蓄电池回收用粉碎装置,通过集尘室、导风箱和风机等零部件组成一个吸尘装置,粉碎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对粉尘及时收集,可防止飘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也防止工作人员吸入,损害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信亚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信亚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10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碰撞试验中座椅靠背的位移测量装置
- 下一篇:日间行车灯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