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站煤粉管道动态均匀扩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92112.X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13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武;刘欢;林琳;张奔;李杨;井新经;周元祥;王勇;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3/02 | 分类号: | F23K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站 管道 动态 均匀 扩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站煤粉管道动态均匀扩散装置,包括磨煤机,第一级煤粉分配器,第二煤粉分配器以及扩散装置:磨煤机通过主管道与第一级煤粉分配器相连,第一煤粉分配器的出口连接两路一分二管道,两路一分二管道的出口分别连接一个第二煤粉分配器,每个第二煤粉分配器的出口均连接两路二分四管道,四个二分四管道的出口均与锅炉炉膛相连通,扩散装置设置在主管道和两个一分二管道上。本实用新型可使管道中的浓侧煤粉气流和淡侧煤粉气流彼此混合,可布置在煤粉分配器的下游管道内,可使煤粉气流在管道横截面方向上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方管道也适用于圆管道,其中圆管道需要配置方改圆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及动力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站煤粉管道动态均匀扩散装置。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厂中,磨煤机将块状原煤磨制成粉状煤粉,煤粉与一次风在磨煤机内结合成为煤粉气流,经由煤粉管道输送至燃烧器,之后在炉膛内燃烧。
在煤粉管道内输送煤粉气流时,要求各煤粉管道内的煤粉气流是相对均匀的。如果部分燃烧器煤粉浓度不均匀,会造成部分煤粉颗粒在炉内燃烧不完全,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加,锅炉效率降低,如果部分燃烧器煤粉浓度不均匀,会发生炉内燃烧不完全,造成氮氧化物排放增加的情况,如果部分燃烧器煤粉浓度不均匀,会发生炉内火焰刷墙,使得水冷壁管束减薄爆管。如果在煤粉管道内发生煤粉堆积,可能会引起粉管爆燃事故。
目前常用煤粉分配器来将煤粉气流从主干管分配至各分支管,煤粉分配器通常在管道分支处布置一系列不同角度的导流板和导流条。煤粉分配器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实际运行情况表明,在煤粉分配器的下游各分管道中,煤粉的分布并不均匀,存在比较明显的浓侧煤粉气流和淡侧煤粉气流的浓淡分区。图1为制粉系统及出口煤粉管道布置情况,其中煤粉输送管道的分支处都设置有一个煤粉分配器,描述煤粉分配器对煤粉分离的效果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站煤粉管道动态均匀扩散装置,该系统可使管道中的浓侧煤粉气流和淡侧煤粉气流彼此混合,可布置在煤粉分配器的下游管道内,可使煤粉气流在管道横截面方向上均匀分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站煤粉管道动态均匀扩散装置,包括:
磨煤机,所述磨煤机通过主管道与第一级煤粉分配器相连,
第一级煤粉分配器,所述第一煤粉分配器的出口连接两路一分二管道,两路一分二管道的出口分别连接一个第二煤粉分配器,
第二煤粉分配器,每个第二煤粉分配器的出口均连接两路二分四管道,四个二分四管道的出口均与锅炉炉膛相连通,
扩散装置,所述扩散装置设置在主管道和两个一分二管道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所述扩散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两端开口的煤粉通道,所述外壳与主管道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若干扩散元件。
所述煤粉通道的前端入口设置有预扩散导流板,所述预扩散导流板包括为若干等高齿对称布置的齿形挡板,布置在浓侧煤粉气流流经的位置。
扩散元件为动态扩散元件,所述动态扩散元件上下游交错布置,每一个动态扩散元件包括两端的法兰,所述法兰固定在外壳的外壁上,两个法兰之间设置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若干条齿片,每条齿片上设置若干高齿和低齿,若干条齿片沿圆周均匀布置在转轴上,所述高齿与低齿交替布置,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设置在法兰的外侧。
所述法兰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的外壁上。
所述外壳上安装动态扩散元件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21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