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水封均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92595.3 | 申请日: | 2020-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93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展洲;李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瑞恒冶金阀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3/10 | 分类号: | F16K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水封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动水封均压装置,包括第一均压筒以及第二均压筒,第一均压筒内插设有第一进出管,且第二均压筒内插设有第二进出管;第一均压筒以及第二均压筒之间固定连通有通气管以及联通管,且第一均压筒与第二均压筒内灌有流动介质;当第二进出管内气压降低时,第一进出管内的气体会依次通过第一进出管、第一均压筒、流动介质、通气管、第二均压筒进入到第二进出管内以达到维持第一进出管与第二进出管的气压平衡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平衡气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水封均压装置。
背景技术
转炉煤气回收系统的重要设备包括三方切换阀、水封逆止阀、V型水封阀以及连接上述三者的管道,三方切换阀与水封逆止阀之间的管道为进口管,水封逆止阀与V型水封阀之间的管道为出口管,煤气从转炉内导出后依次通过三方切换阀、进口管、水封逆止阀、出口管以及V型水封阀后进入煤气柜,在回收煤气的过程中,水封逆止阀能够对煤气的逆流起到抑制作用。
当需要对转炉进行检修时,需要将三方切换阀、水封逆止阀以及V型水封阀同时关闭以抑制煤气在管道内向转炉的逆流。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当三方切换阀、水封逆止阀以及V型水封阀处于关闭状态的初期时,由于进口管距离转炉较近,因此进口管内的煤气温度比出口管内的煤气温度高;当进口管与出口管内的煤气温度均下降为常温时,进口管内煤气温度的改变比出口管内煤气温度的改变要大,此时进口管内的气压会低于出口管内的气压,这种情况容易引起煤气从出口管经过水封逆止阀倒流进入进口管内的状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平衡进口管与出口管内煤气的压力,进而减少煤气倒流情况的发生,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水封均压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动水封均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水封均压装置,包括第一均压筒,所述第一均压筒上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一进出管,第一进出管一端伸入第一均压筒内部;第一均压筒一侧设置有第二均压筒,且第二均压筒与第一均压筒之间固定连通有联通管;第二均压筒的下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二进出管,第二进出管一端伸入第二均压筒的内部;所述第一进出管伸入第一均压筒内部分的最低端低于第二进出管伸入第二均压筒内部分的最高端,且联通管内壁的最低端低于第二进出管伸入第二均压筒内部分的最高端;所述第一均压筒以及第二均压筒内灌有流动介质,流动介质的液面高度处于联通管内壁的最低点与最高点之间,且流动介质的液面高度处于第一进出管的最低端与第二进出管的最高端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进出管背离第一均压筒的一端与出口管相连通,第二进出管背离第二均压筒的一端与进口管相连通;当煤气回收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由于流动介质对第一进出管的最低端进行了隔断,煤气不易从第二进出管以及第一均压筒内进入至第一进出管内,因此煤气仍会依次沿着进口管、水封逆止阀以及出口管的路径行走而不会受到自动水封均压装置过多的影响;当煤气回收系统处于关闭状态时,进口管内的压力低于出口管内的压力,此时进口管内的煤气会依次进入第一进出管、流动介质、联通管、第二均压筒以及第二进出管,随后煤气可以从第二进出管流动进入出口管以平衡进口管与出口管内煤气压力,因此该项设计达到了平衡进口管与出口管内煤气的压力以减少煤气倒流情况发生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均压筒以及第二均压筒侧壁之间固定连通有通气管,通气管位于联通管的上方,且通气管内壁的最低端高于第二进出管伸入第二均压筒内部分的最高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均压筒与第二均压筒之间开设通气孔后,流动介质的液面高度可调整范围处于第一进出管最低端与第二进出管最高端即可,通气孔的设计加大了流动介质液面的调节范围。
可选的,所述第一均压筒的侧壁固定连通有液位显示管,液位显示管的侧壁伸出有第一连接管以及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背离液位显示管的一端以及第二连接管背离液位显示管的一端分别与自身所靠近的第一均压筒的侧壁固定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瑞恒冶金阀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瑞恒冶金阀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25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线槽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电力设备进出线端插拔式出线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