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浆管路快速变径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94143.9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4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飞;刘立州;周晋碧;尚玮炜;罗华贵;朱永辉;康锴;赵学良;王莉;王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091 | 分类号: | F16L37/091;F16L25/14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48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路 快速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瓦斯抽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浆管路快速变径接头;为满足不同孔径的U型接头关于与无连接头的管路快速连接的使用目的;具体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两段同轴设置内径不同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内壁分布有回转楔形凹槽,所述楔形凹槽的浅端靠近第一管体的裸露管口;所述第一管体内插扣有橡胶内管,所述橡胶内管与第一管体间隙配合,所述橡胶内管外壁分布有与楔形凹槽契合的楔形凸环;所述第二管体的露管口处设置有U型插销接头。采用本实用新型满足U型接头与无连接头管路的快速连接;无连接头管路与浆液摩擦阻力越大,连接越牢固;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材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瓦斯抽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浆管路快速变径接头。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70%左右,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目前,我国50%左右的煤矿属于“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国家规定:“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建立抽采(抽放)系统,采取先抽后采的方针。所以,瓦斯抽采(抽放)在我国相当一部分煤矿是普遍面临的问题。
申请人单位的主力矿井如寺河矿、成庄矿、岳城矿等18个矿井均是高突矿井,瓦斯抽采已成为瓦斯治理的主要手段。瓦斯抽采效果的决定因素有很多,比如钻孔见煤段长度、煤层透气性系数、瓦斯流量衰减系数、封孔段长度、封孔深度、注浆压力、注浆量等,而钻孔见煤段长度、煤层透气性系数、瓦斯流量衰减系数等主要由煤层赋存情况及煤层特性决定,只有封孔段长度、封孔深度、注浆压力及注浆量等参数可由自主决定。而封孔时钻孔内的注浆压力将直接决定钻孔封孔质量的好坏。传统注浆时,注浆泵至钻孔封孔器均采用统一直径的注浆管,注浆管路直径一般为Ф19mm,沿程阻力过大,注浆压力自注浆泵至孔内封孔器衰减较大,导致孔内实际注浆压力远小于设计注浆压力,从而无法保证封孔质量。因此,研发一款不同孔径的U型接头关于与无连接头的管路快速连接的快速变径接头,增大注浆泵至孔口段注浆管直径,减小注浆泵至孔口段阻力,确保钻孔内的注浆压力,保证封孔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孔径的U型接头关于与无连接头的管路快速连接的快速变径接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浆管路快速变径接头,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两段同轴设置内径不同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内壁分布有圆环状楔形凹槽,所述楔形凹槽的小径靠近第一管体的裸露管口;所述第一管体内插扣有橡胶内管,所述橡胶内管与第一管体间隙配合,所述橡胶内管外壁分布有与楔形凹槽契合的楔形凸环;所述第二管体的裸露管口处同轴设置有U型插销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内管部分外漏在第一管体外,外漏部分连接有控制盘。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内管内壁分布有环状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内管内壁的环状凸起的截面为正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内壁的若干个回转楔形凹槽首尾衔接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浆管路快速变径接头,第一管体内壁沿轴向均匀布置若干条楔形凹槽,橡胶内管外壁具有与楔形凹槽吻合的楔形凸环、内壁分布有尖顶环状凸起。连接管路插入橡胶内管内,当连接管路向外拔出时,橡胶内管内壁的细牙咬附于连接管路外壁,利用连接管路外壁楔形凸环与第一管体内壁的楔形凹槽间隙配合,使得橡胶内管沿轴向相对运移过程中能够发生一定的沿径向变形,橡胶内管与第一管体的相对移动在楔形凹槽、凸环作用下,会沿楔形的小径方向运动,橡胶内管便会仅仅咬住连接管路,将连接管路径向压力以及摩擦阻力转化为抱紧连接管路的咬紧力;连接管路与浆液摩擦阻力越大连接越牢固。且橡胶内管与连接管路连接处是整体受力,不会对连接管路造成局部损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41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落盒机
- 下一篇:套锅带蒸片的中锅连接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