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壁营养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94777.4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3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武;黄献琛;徐莉;陆轶杰;李松;蒋新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许云峰 |
地址: | 21500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营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壁营养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具有物料通道的营养管本体,所述营养管本体包括头部支撑段、薄膜管段和尾部导管段,所述薄膜管段的一端与头部支撑段导通连接,所述薄膜管段的另一端与尾部导管段导通连接;所述物料通道内设有活动的内芯,所述内芯能从尾部导管段向外抽离。本实用新型中的薄膜管段在不喂食时处于收缩状态,缩小体积,缓解或减少营养管内置造成的不适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壁营养管。
背景技术
CN201520986151中提供了一种营养管,从患者鼻腔置入到胃,为治疗胃手术后吻合口狭窄时注入营养液。在临床治疗中,经常需要对有胃肠动力障碍等的患者体内需要置入营养管,用于胃肠减压和术后的营养支持。目前的营养管如图1所示,包括营养管本体1',其端部设有通孔2',靠近端部一侧的侧壁上具有侧孔3',其内设有导丝4',当其插入胃中可注入营养液、也可以将胃中的物体引流出来,营养管上内腔处于始终导通状态,营养管始终处于撑开状态,会膈应到患者,引起患者的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壁营养管,单纯针对注入营养液,缓解或减少因营养管内置造成的不适问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壁营养管,包括具有物料通道的营养管本体,所述营养管本体包括头部支撑段、薄膜管段和尾部导管段,所述薄膜管段的一端与头部支撑段导通连接,所述薄膜管段的另一端与尾部导管段导通连接;所述物料通道内设有活动的内芯,所述内芯能从尾部导管段向外抽离。
进一步来说,所述尾部导管段上设有第一侧孔,所述第一侧孔与物料通道。
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一侧孔内设有阀门。
进一步来说,所述内芯内设有供导丝穿过的导丝通道。
进一步来说,所述薄膜管段为PV膜制成的薄膜管段。
进一步来说,所述头部支撑段的端部设有通孔、其侧壁上设有第二侧孔。
使用时,先将内芯装进营养管本体内,然后从头部支撑段开始从患者鼻腔置入到胃,尾部导管段裸露在鼻腔外部。在第一侧孔内通气或置入润滑剂(色拉油),将内芯从营养管本体内抽离。抽离后薄膜管段在不喂食时处于干瘪状态,即此处的物料通道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当需要喂食时薄膜管段被撑开,不影响薄壁营养管的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薄膜管段在不喂食时处于收缩状态,缩小体积,缓解或减少营养管内置造成的不适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营养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头部支撑段;111-通孔;112-第二侧孔;12-薄膜管段;13-尾部导管段;131-第一侧孔;14-内芯;15-导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
参见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薄壁营养管,包括具有物料通道的营养管本体,所述营养管本体包括头部支撑段11、薄膜管段12和尾部导管段13,其中在头部支撑段11的端部设有通孔111、其侧壁上设有第二侧孔112。薄膜管段12的一端与头部支撑段11导通连接,所述薄膜管段12的另一端与尾部导管段13导通连接;在物料通道内设有活动的内芯14,所述内芯14能从尾部导管段13插入至营养管本体内,使用过程中从尾部导管段13向外抽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立医院,未经苏州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47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静电薄膜生产用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工程审计的便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