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94880.9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03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林炜滨;何乃铿;郭少光;林创生;陈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胜联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建筑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储水罐、雨水收集罐、化粪池、格栅沉淀池、混凝沉淀池、中水处理池和热水供水管道,储水罐顶部和底部外壁的轴心处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与储水罐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且出水管远离储水罐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汇流管。本实用新型雨水收集罐可以收集雨水进行使用,而储水罐和雨水收集罐内部的污水汇入经化粪池处理的生活污水依次经格栅沉淀池、混凝沉淀池和中水处理池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中水回用,雨水收集罐内部的污水经排水管流入发电箱内部,雨水冲击叶轮在转动轴杆的作用下进行转动,利用雨水进行发电,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建筑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为适应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需求,装配式住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住房主要组成部分的配套部分性能将直接影响房屋居住舒适度及能量损耗。
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节约用水方面,其弊端是一方面忽视了污水中带来的能量,使得污水能量得不到充分利用,目前对建筑物生活污水的处理主要采用二沉池和生物膜处理法,但这些方法均未解决回用水质及建筑场地合理布置、美观等问题,其设备维护费用较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节约用水方面,其弊端是一方面忽视了污水中带来的能量,使得污水能量得不到充分利用,目前对建筑物生活污水的处理主要采用二沉池和生物膜处理法,但这些方法均未解决回用水质及建筑场地合理布置、美观等问题,其设备维护费用较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储水罐、雨水收集罐、化粪池、格栅沉淀池、混凝沉淀池、中水处理池和热水供水管道,所述储水罐顶部和底部外壁的轴心处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与储水罐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且出水管远离储水罐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汇流管,所述汇流管、化粪池、格栅沉淀池、混凝沉淀池、中水处理池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且中水处理池一侧外壁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外侧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泵体,且输水管远离中水处理池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热水供水管道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热水供水管道远离输水管的另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送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罐内侧壁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滤网板,且雨水收集罐底部外壁的轴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排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远离雨水收集罐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发电箱,且发电箱与汇流管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发电箱一侧外壁的轴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发电机,且发电箱两侧内壁的轴心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轴杆,所述转动轴杆外侧壁的轴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叶轮,且发电机与转动轴杆之间呈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输水管位于热水供水管道内部的一端焊接有螺旋管,且螺旋管远离输水管的另一端与送水管之间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管的内侧壁上焊接有呈等距离结构分布的阻流板,且阻流板呈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储水罐和雨水收集罐,雨水收集罐可以收集雨水进行使用,而储水罐和雨水收集罐内部的污水汇入经化粪池处理的生活污水依次经格栅沉淀池、混凝沉淀池和中水处理池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中水回用,进行灌溉或冲厕。
2.通过设置的发电箱,雨水收集罐内部的污水经排水管流入发电箱内部,雨水冲击叶轮在转动轴杆的作用下进行转动,利用雨水进行发电,节能环保,实用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胜联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胜联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48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