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94923.3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05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郭少光;何乃铿;林炜滨;林创生;陈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胜联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1/12 | 分类号: | E03B11/12;E03B11/00;E03B7/07;E03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绿色 建筑 消防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包括消防池本体和雨水收集箱,雨水收集箱底部外壁上焊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远离雨水收集箱的一端焊接在消防池本体一侧外壁上,消防池本体底部内壁上焊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外部套接有液位杆,液位杆底端焊接有漂浮板,液位杆贯穿至消防池本体顶部外壁,消防池本体顶部外壁上焊接有取水管,且取水管贯穿至消防池本体内部,消防池本体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清淤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雨水收集箱,雨水收集箱能够在日常的使用中通过收集雨水对消防池本体进行补水,从而能够减少消防池本体对生活用水的消耗,节省了宝贵的水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
背景技术
消防水池是人工建造的供固定或移动消防水泵吸水的储水设施。当出现市政给水管网或入户引入管不能满足室内、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或只有一条入户引入管,且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大于20L/s或建筑高度大于50m;市政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小于建筑室内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等规定之一时,都应当应设置消防水池
但是现有的建筑用消防池在使用时通常使用干净的饮用时作为消防池内部消防用水的补给来源,这就导致了干净的饮用水的浪费。因此,亟需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消防池在使用时需要大量的生活用水而导致水资源浪费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 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包括消防池本体和雨水收集箱,所述雨水收集箱底部外壁上焊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远离雨水收集箱的一端焊接在消防池本体一侧外壁上,所述消防池本体底部内壁上焊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外部套接有液位杆,所述液位杆底端焊接有漂浮板,所述液位杆贯穿至消防池本体顶部外壁,所述消防池本体顶部外壁上焊接有取水管,且取水管贯穿至消防池本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消防池本体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清淤管,且清淤管顶部外壁上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消防池本体外部焊接有保温板,且保温板外部涂刷有防锈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箱内壁上均焊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顶部外壁上设置有阻拦网,所述阻拦网顶部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两个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杆一侧外壁的底部焊接有漂浮板,且漂浮板内部开有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取水管底端焊接有过滤头,且过滤头外部通过螺钉安装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消防池本体一侧外壁上开有通孔,所述消防池本体顶部外壁上焊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位于通孔外部,所述限位块一侧内壁上粘接有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雨水收集箱,雨水收集箱能够在日常的使用中通过收集雨水对消防池本体进行补水,从而能够减少消防池本体对生活用水的消耗,节省了宝贵的水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2.通过设置的液位杆,通过贯穿至消防池本体外部的液位杆能够直观的向工作人员展示消防池本体内部的储水量,从而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消防池本体的日常维护,能够及时的补充消防用水。
3.通过设置的保温板和防锈涂层,保温板能够对消防池本体起到保温的功能,从而能够在冬天减少消防池本体内部消防用水被冻结的情况发生的概率,而防锈涂层能够减缓潮湿的泥土对消防池本体的侵蚀,从而能够提高该消防池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胜联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胜联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49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