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胶件弹簧开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96103.8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76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学如;刘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利达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3/00 | 分类号: | B67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甘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 弹簧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胶件弹簧开合结构,它包括活动密封塞、塑胶件弹簧和壶身,所述活动密封塞上开设有环槽、出液槽和硅胶圈;所述塑胶件弹簧包括环扣和弯形弹簧条;所述壶身包括壶底硅胶槽和行程控制环;活动密封塞塞在壶身中,塑胶件弹簧安装在活动密封塞下部,塑胶件弹簧的环扣扣在活动密封塞的环槽内,弯形弹簧条与环扣相连,且弯形弹簧条与壶身底部相顶接。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只需一手拿小容器杯沿顶到活动密封塞底部受力即可控制液体的流出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容器开闭合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塑胶件弹簧开合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容器壶内液体分倒在不同小容器内,用传统的方法是一手拿着小容器,另一手提起壶身从壶口倒在小容器内,当容量多时单手提不起;或是在壶身侧壁安装水龙头开关控制,但底部会流不干净留有液体,并也需双手操作,一手拿小容器一手打开开关,不能做到单手简便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塑胶件弹簧开合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塑胶件弹簧开合结构,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只需一手拿小容器杯沿顶到活动密封塞底部受力即可控制液体的流出状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塑胶件弹簧开合结构,包括活动密封塞、塑胶件弹簧和壶身,所述活动密封塞上开设有环槽、出液槽和硅胶圈;所述塑胶件弹簧包括环扣和弯形弹簧条;所述壶身包括壶底硅胶槽和行程控制环;活动密封塞塞在壶身中,塑胶件弹簧安装在活动密封塞下部,塑胶件弹簧的环扣扣在活动密封塞的环槽内,弯形弹簧条与环扣相连,且弯形弹簧条与壶身底部相顶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动密封塞在塑胶件弹簧上的弯形弹簧条的弹力作用下,活动密封塞的硅胶圈卡在壶身内的壶底硅胶槽形成闭合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动密封塞底部受力向上移动,由于塑胶件弹簧的顶部顶在壶身上,弯形弹簧条受力压缩,活动密封塞继续向上,硅胶圈离开壶底硅胶槽,直到环扣顶到壶身上的行程控制环,活动密封塞的出液槽露出壶身内部,形成开放状态,液体从出液槽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塑胶件弹簧开合结构,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只需底部受力即可控制液体的流出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闭合时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闭合时全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开合时全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3,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塑胶件弹簧开合结构,包括活动密封塞1、塑胶件弹簧2和壶身3,所述活动密封塞1上开设有环槽11、出液槽12和硅胶圈13;所述塑胶件弹簧2包括环扣21和弯形弹簧条22;所述壶身3包括壶底硅胶槽31和行程控制环32;活动密封塞1塞在壶身3中,塑胶件弹簧2安装在活动密封塞1下部,塑胶件弹簧2的环扣21扣在活动密封塞1的环槽11内,在弯形弹簧条22的弹力作用下硅胶圈13卡在壶身3内的壶底硅胶槽31中形成闭合状态;活动密封塞1底部受力向上移动,由于塑胶件弹簧2的顶部顶在壶身3上,弯形弹簧条22受力压缩,活动密封塞1继续向上,硅胶圈13离开壶底硅胶槽31,直到环扣21顶到壶身3上的行程控制环32,活动密封塞1的出液槽12露出壶身3内部,形成开放状态,液体从出液槽12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利达模具(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鸿利达模具(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61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箱及洗碗机
- 下一篇:水箱安装结构、洗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