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用密封排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97071.3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0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罗开富;罗健;熊忠银;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鑫富翔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李莹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密封 排气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用密封排气装置,涉及模具加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模具在加工对于气密性较高的零件时,通常采取在模具边缘留有空隙的排气做法,这种做法容易产生毛刺,且使得零件不易脱模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板、控制开关和上模,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底模,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撑柱,两个所述撑柱远离底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横梁,所述横梁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回程缸,且所述回程缸位于横梁的中心设置且贯穿横梁。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且该装置不仅具有主动排气的功能,减小了毛刺的产生,且密封性能较好,同时对上模具有一定的缓冲保护的功能,比较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用密封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时机械加工中常用的工业产品加工成型的装置;注塑模具再生产塑料瓶子、玻璃瓶子等对于注塑加工件表面光滑度要求较高的零件时,往往对于模具的气密性要求较高。
目前常常采用的在模具的边缘留有空隙的方式,使得模具在进行注塑时,通过熔融材料流入到注塑模具的内部,从而将空气挤出注塑模具内部,这种方式很容易在注塑件的表面产生毛刺,并且脱模时,容易使得注塑件与缝隙处粘粘,从而增加了脱模的难度,并且具有一定的损坏注塑件的概率,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注塑模具用密封排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用密封排气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模具在加工对于气密性较高的零件时,通常采取在模具边缘留有空隙的排气做法,这种做法容易产生毛刺,且使得零件不易脱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模具用密封排气装置,包括底板、控制开关和上模,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底模,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撑柱,两个所述撑柱远离底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横梁,所述横梁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回程缸,且所述回程缸位于横梁的中心设置且贯穿横梁,所述回程缸的伸出端远离回程缸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增压板,所述上模远离底模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均贯穿增压板且与增压板滑动连接,所述增压板与上模之间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增压弹簧,且所述增压弹簧分别与导向杆套接,所述导向杆远离上模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底模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导向槽,所述底模靠近上模的一侧面开设有密封槽,且所述上模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与密封槽相互匹配的密封圈,所述上模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注塑管,所述注塑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阀,且所述注塑管与上模的内壁连通,所述上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抽气管,且所述抽气管远离上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气机。
优选的,所述横梁靠近上模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缓冲弹簧,且所述缓冲弹簧远离横梁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缓冲板。
优选的,所述上模的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块,且所述滑动块分别与两个所述撑柱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注塑管远离上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盖,且所述密封盖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送料管,且所述送料管与注塑管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抽气机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靠近所述抽气机的一侧所述撑柱的表面转动安装有滚轮盘,且所述抽气管放置于滚轮盘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增压板和上模之间连接有压紧弹簧,通过压紧弹簧的推动下使得上模和底模之间相互贴近,并且通过上模的密封圈插入底模的密封槽内部,从而使得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密封的空间;通过在抽气管的两端分别与上模和抽气管连通,使得通过控制按钮启动抽气机,使得抽气机通过抽气管将上模和底模之间的空气抽出上模和下模,达到主动排气的效果,避免了开设缝隙进行排气而产生产品毛刺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鑫富翔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鑫富翔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70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