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直流配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97490.7 | 申请日: | 2020-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60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罗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4 | 分类号: | H02B1/34;H02B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直流 配电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配电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直流配电系统,安装于配电柜中,配电柜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配电系统的安装槽,配电系统包括盒体、第一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盒体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盒体固定于所述配电柜上,所述盒体的一侧铰接有侧盖,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侧盖固定于所述盒体上。本申请提高了工作人员维修负载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配电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直流配电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直流配电系统具有AC采集板、监控板以及防雷板等,能够控制、监控电源的监控情况,使得负载能够正常用电,在市电发生故障的时候
能够进行供电电源的切换。
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配电系统,包括盒体和安装于盒体内的负载。配电系统是安装于配电柜中,当配电系统出现故障需要维修实施,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打开配电柜,然后打开配电系统的盒体,从而对盒体内的负载进行维修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在维修负载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打开配电柜,而且需要打开配电系统的盒体,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维修负载的便捷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直流配电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直流配电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直流配电系统,安装于配电柜中,配电柜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配电系统的安装槽,配电系统包括盒体、第一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盒体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盒体固定于所述配电柜上,所述盒体的一侧铰接有侧盖,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侧盖固定于所述盒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负载出现故障需要修理时,工作人员可以解除第二固定组件对侧盖的固定作用,通过转动侧盖,从而对盒体内的负载进行修理,相比于背景技术,减少了工作人员打开配电柜的时间,提高了工作人员维修负载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角钢,第一螺钉和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角钢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抵接于所述盒体的侧壁,所述第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盒体螺纹配合;所述第二固定块抵接于所述配电柜的侧壁,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块与配电柜螺纹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螺钉将第一固定块固定于盒体上,通过第一螺栓将第二固定块固定于配电柜上,从而将盒体安装于配电柜上,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盒体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角钢,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所述第二角钢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侧壁抵接于所述盒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块与所述盒体螺纹配合,所述第三螺栓穿过所述侧盖与所述第四固定块螺纹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螺栓将第三固定块固定于盒体的内侧壁,通过第三螺栓将侧盖固定于第四固定块上,从而限制了侧盖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绕铰接点旋转,进而增加了侧盖与盒体盖合的牢固性;当需要打开侧盖时,通过解除第三螺栓对侧盖的固定作用,以使侧盖绕铰接点旋转,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打开侧盖,从而对盒体内的负载进行检查和维修。
可选的,所述侧盖靠近所述盒体的侧壁固定设置旋转部,所述旋转部上穿设有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与所述盒体螺纹配合,所述旋转部与所述第二螺钉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部绕第二螺钉旋转,旋转部驱动侧盖绕第二螺钉旋转,增加了侧盖旋转的稳定性,工人人员可以通过旋转第二螺钉,从盒体上拆卸掉第二螺钉,从而将侧盖从盒体上拆卸下来,进而对侧盖进行更换。
可选的,所述盒体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档杆,所述旋转部远离所述侧盖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档杆卡接配合的卡接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74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