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院泌尿外科的辅助式防侧漏导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98686.8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1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何凌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日照市聚信创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9 | 代理人: | 辉雪瑛 |
地址: | 550014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院 泌尿外科 辅助 式防侧漏 导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院泌尿外科的辅助式防侧漏导尿装置,属于导尿装置技术领域,以解决上述导尿装置中箱体底部由于缺乏有效的吸附结构,使得上述导尿装置只靠万向轮作为支撑结构,从而降低了导尿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的问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收集桶,且箱体底部设有吸附机构;所述箱体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调节件,且调节件为“匚”字形板状结构;所述箱体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导尿管,且导尿管外部上端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前端设有固定机构。通过吸附机构的设置,当箱体需要固定时,当箱体需要固定时,将箱体向下压动,使箱体底部四个吸盘吸附在地板上,通过四个吸盘的吸附,从而提高了本导尿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尿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医院泌尿外科的辅助式防侧漏导尿装置。
背景技术
导尿管是一种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的管道。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PVC)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
如申请号:CN201921433641.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泌尿外科临床用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导尿管外侧套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用于对导尿管位置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导尿管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设有箱体,箱体上端开设有内外连通的通孔,导尿管贯穿通孔延伸至箱体内腔,箱体内腔底端设有滑动板,滑动板与箱体底端面连接处设有用于对滑动板进行滑动的滑动机构,滑动板上端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与之大小相匹配的收集罐。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的导尿装置,医护人员使用导尿机构可以将导尿管固定在大腿内侧,避免在导尿过程中导尿管位置偏移,从而防止导尿过程中尿液泄漏。
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发现,上述导尿装置在使用时,虽然可以通过固定机构避免因导尿过程中导尿管位置偏移而发生侧漏,但是上述导尿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如:上述导尿装置中箱体底部由于缺乏有效的吸附结构,使得上述导尿装置只靠万向轮作为支撑结构,从而降低了导尿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且上述导尿装置在将收集罐内收集的尿液进行排放时,由于导尿管内仍有尿液滴落,从而使得滴落的尿液将会滴落至箱体内部底端面上,从而给箱体内部环境带来污染,并且上述固定机构需要患者用大腿内侧夹持固定,进而降低了导尿装置使用时的舒适性。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医院泌尿外科的辅助式防侧漏导尿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院泌尿外科的辅助式防侧漏导尿装置,以解决上述导尿装置中箱体底部由于缺乏有效的吸附结构,使得上述导尿装置只靠万向轮作为支撑结构,从而降低了导尿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且上述导尿装置在将收集罐内收集的尿液进行排放时,由于导尿管内仍有尿液滴落,从而使得滴落的尿液将会滴落至箱体内部底端面上,从而给箱体内部环境带来污染,并且上述固定机构需要患者用大腿内侧夹持固定,进而降低了导尿装置使用时的舒适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医院泌尿外科的辅助式防侧漏导尿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医院泌尿外科的辅助式防侧漏导尿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收集桶,且箱体底部设有吸附机构;所述箱体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调节件,且调节件为“匚”字形板状结构;所述箱体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导尿管,且导尿管外部上端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前端设有固定机构;所述箱体包括接尿斗和滑轨,所述箱体内部上端设有接尿斗,且箱体内部底端面呈左右对称状设有两根滑轨,所述接尿斗下端出液口处安装有阀门,每根所述滑轨上端面均开设有矩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桶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收集桶底端面设有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且支撑底板底端面四个夹角处均安装有滚动轮,当所述收集桶与箱体处于安装状态时,支撑底板底部滚动轮与滑轨上矩形凹槽滚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86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的微型离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药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