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燃气减压阀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98706.1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5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马华峰;谢如堂;朱剑雄;王梁;陈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耀锋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20 | 分类号: | F16K17/20;F16K27/02;F16K27/08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丁建清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燃气 减压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体式燃气减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体上部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一级减压阀阀盖和二级减压阀阀盖,一级减压阀阀盖和阀体之间形成一级减压阀阀腔,二级减压阀阀盖和阀体之间形成二级减压阀阀腔,阀体下部设有稳压阀盖,稳压阀盖和阀体之间形成稳压阀腔,阀体侧面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出气管与稳压阀腔连通,一级减压阀阀腔底部设有进气座,进气座与进气管连通,阀体内开设有供气通道,二级减压阀阀腔底部设有进气口,供气通道的一端与进气口连通,另一端与一级减压阀阀腔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压阀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体式燃气减压阀。
背景技术
在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发电机中使用的燃气管路供气阀,通常为燃气罐体高压阀和发动机低压阀两个单独阀体结构,造成安装空间大、制造成本高、生产检验环节多等缺点。且很多供气阀会存在以下几个缺陷:在误操作状态下,如未经过减压直接将高压气体导入减压阀,会使减压阀腔体内压力过高,导致薄膜片上鼓,在薄膜片上鼓时会产生一个向上拉的力,进而将阀内组件变形,最终引起减压阀性能下降。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减压阀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体式燃气减压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体式燃气减压阀,包括阀体,阀体上部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一级减压阀阀盖和二级减压阀阀盖,一级减压阀阀盖和阀体之间形成一级减压阀阀腔,二级减压阀阀盖和阀体之间形成二级减压阀阀腔,阀体下部设有稳压阀盖,稳压阀盖和阀体之间形成稳压阀阀腔,阀体侧面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出气管与稳压阀阀腔连通,一级减压阀阀腔底部设有进气座,进气座与进气管连通,阀体内开设有供气通道,二级减压阀阀腔底部设有进气口,供气通道的一端与进气口连通,另一端与一级减压阀阀腔连通,阀体上设有连通管,稳压阀阀腔内部设有出气口,连通管一端与二级减压阀阀腔连通,另一端与出气口连通,一级减压阀阀腔内设有一级减压阀膜片组件,一级减压阀膜片组件下部插入进气座内设置,二级减压阀阀腔内设有二级减压阀膜片组件和减压支架,减压支架转动设置在二级减压阀阀腔内,减压支架一端与进气口接触,另一端与二级减压阀膜片组件相连,稳压阀阀腔内部设有稳压阀膜片组件、稳压支架,稳压支架转动设置于稳压阀阀腔内,稳压支架一端与出气口接触,另一端与稳压阀膜片组件相连,稳压支架上设有调节部。
作为优选,一级减压阀膜片组件包括一级减压阀膜片、螺头部,一级减压阀膜片的周缘固定于阀体和一级减压阀阀盖之间,三者通过两个以上的螺钉或螺栓结合固定,一级减压阀膜片和一级减压阀阀盖之间设置有大弹簧,一级减压阀膜片上部中间位置设有固定部,一级减压阀膜片下部设有顶块,顶块上部卡入固定部内,螺头部下部插入进气座内设置,螺头部和进气座之间设有外密封圈,螺头部上部开设有横向通孔,螺头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竖向通孔,竖向通孔内设有内密封圈,螺头部下方设有顶针,顶针上端穿过竖向通孔后与顶块下端相接触,顶针下部设有小弹簧,小弹簧下端抵接进气座的底部,顶针沿竖向通孔向上运动时能与内密封圈接触以封闭竖向通孔。
作为优选,螺头部下部开设有用于容纳顶针下部分的限位槽。
作为优选,二级减压阀膜片组件包括膜片连杆、柔性减压阀膜片、刚性减压阀膜片、一级弹簧、盖帽、二级弹簧,刚性减压阀膜片贴合固定于柔性减压阀膜片上部,膜片连杆上部穿过柔性减压阀膜片、刚性减压阀膜片固定于盖帽内,膜片连杆穿出刚性减压阀膜片的部分套设有一级弹簧,一级弹簧两端分别抵靠盖帽和刚性减压阀膜片,二级减压阀阀盖内部设有限位块,二级弹簧一端抵靠刚性减压阀膜片,另一端抵靠限位块,柔性减压阀膜片的周缘固定于阀体和二级减压阀阀盖之间,三者通过两个以上的螺钉或螺栓结合固定。
作为优选,膜片连杆包括连杆本体,连杆本体上下部分别连接有卡块和限位盘,盖帽上部开设有十字固定槽,卡块固定于十字固定槽内,限位盘下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开设有调节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耀锋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耀锋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87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载人潜水器甲板横向轨道车机构
- 下一篇:一种仿真广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