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体铸铁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02827.9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2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田保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保岗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D19/00;F24D19/10;F23K3/00;F23L9/00;F23J1/06;F23J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4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铁 | ||
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双体铸铁炉。包括:铸铁燃料箱、铸铁燃烧炉、铸铁圆形气化燃烧装置、供氧装置和供料装置;铸铁燃料箱与铸铁燃烧炉并排设置、且铸铁燃料箱的顶部与铸铁燃烧炉的顶部通过铸铁四通烟气混合器连通;铸铁燃烧炉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依次连通的混合燃烧室、气化室和铸铁燃烧室,供料装置的一端与铸铁燃料箱连通,供料装置的另一端与铸铁燃烧室连通,用于将铸铁燃料箱内的燃料输送至铸铁燃烧炉;供氧装置包括供氧风机、第一供氧管路和第二供氧管路,第一供氧管路和第二供氧管路的一端均与供氧风机,第一供氧管路的另一端与铸铁燃烧室。本申请中的双体铸铁炉,用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双体铸铁炉。
背景技术
社会上各种热能设备生产制造越来越向着;使用方便. 节约能源;节省空间;安全高效。一机多能等特点方向发展。采暖设备作为人们生活的必备用品也不例外。
但是,目前采暖设备的燃烧效率低,导致燃料浪费、且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体铸铁炉,用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体铸铁炉,该双体铸铁炉包括:铸铁燃料箱、铸铁燃烧炉、铸铁圆形气化燃烧装置与铸铁混合燃烧室、供氧装置和供料装置;
所述铸铁燃料箱与所述铸铁燃烧炉并排设置、且所述铸铁燃料箱的顶部与所述铸铁燃烧炉的顶部连通;所述铸铁燃烧炉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依次连通的混合燃烧室、气化室和铸铁燃烧室,所述供料装置的一端与所述铸铁燃料箱连通,所述供料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铸铁燃烧室连通,用于将所述铸铁燃料箱内的燃料输送至所述铸铁燃烧炉;所述供氧装置包括供氧风机、第一供氧管路和第二供氧管路,所述第一供氧管路和所述第二供氧管路的一端均与所述供氧风机,所述第一供氧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铸铁燃烧室连通,所述第二供氧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化室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铸铁燃烧炉包括沿高度方向、由高向低依次设置的混合燃烧室、气化室和铸铁燃烧室,其中,混合燃烧室与铸铁燃料箱相连通,且铸铁燃料箱的出料口处设有供料装置,供料装置的另一端与铸铁燃烧室的进料口连通;当燃料在铸铁燃烧室第一次燃烧燃时,供氧风机通过第一供氧管路将氧气送入到铸铁燃烧室,以使燃料第一燃烧时,燃烧的较为充分,燃料第一次燃烧产生的颗粒在经过气化室时,供氧风机通过第二供氧管路将氧气送入到气化室,使颗粒与氧气混合进入到混合燃烧室,进行二次燃烧,以使燃料燃烧的更为充分;另外,二次燃烧的后产生的气体会带有大量的热量,该气体会进入铸铁混合燃烧室内充分燃烧,从而提高铸铁燃烧室内燃烧的效率,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铸铁燃烧炉还包括蜂窝圆形供氧机构,所述蜂窝圆形供氧机构设置于所述气化室上,且所述蜂窝圆形供氧机构与所述第二供氧管路连通。
所述双体铸铁炉还包括烟气混合器,所述烟气混合器设置于所述铸铁燃料炉和所述铸铁燃烧炉,且所述烟气混合器用于将所述铸铁燃料箱与所述铸铁燃烧炉连通。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还包括底座;
所述铸铁燃烧炉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上设有清灰室,所述清灰室与所述铸铁燃烧室相对设置。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清灰室内设有清灰箱,所述清灰箱的开口朝向所述铸铁燃烧室,且所述清灰箱可相对所述清灰室移动。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铸铁燃烧室的底端设有炉箅,所述炉箅固定设置于所述铸铁燃烧室的底部,所述炉箅上设有活动炉篦。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供氧装置还包括供氧转换机构,所述供氧转换机构的一端与所述供氧风机连接,所述供氧转换机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供氧管路和第二供氧管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保岗,未经田保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028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