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组合内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04538.2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7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瑛;李淳学;邹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通地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何悦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组合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建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组合内支撑结构。其包括:斜撑、立桩和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内端连接围护桩的压顶梁,外端与斜撑和立桩固定连接;所述立桩设置在斜撑的内侧,其上端与支撑构件固接、下端与基坑固接;所述斜撑斜向设置,上端呈夹角与支撑构件固接、下端与基坑固接,且斜撑下端延伸入基坑内的部分设有土壤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围护桩和内支撑结构的同时施工建设,大大提高了施工建设的效率;设置了支撑构件进行过渡,降低了斜撑和围护桩的施工精度要求;整体一体化程度高、结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建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组合内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物向着更高更大的方向发展,因此基坑支护也愈发重要。而斜坡撑支护是对于基坑内围护桩维稳十分重要的一个支护支撑结构,其能够有效维持围护桩的横向稳定性,防止其发生倾倒等严重事故。
现有的围护桩斜坡撑支护往往采用锚杆支护的方式进行。传统的斜坡撑均是通过将斜撑与围护桩或压顶梁直接相连固接,在施工工序上需要先进行斜撑为施工建设,再进行围护桩的施工建设,且要求精度较高,如穿插施工则容易形成施工裂缝,而先施工建设斜撑、再施工建设围护桩,则又存在施工效率低下、施工精度要求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斜坡撑结构需要进行斜坡撑和围护桩分步施工,整体施工建设效率低下,且施工精度要求较高、需要保持较高度的对准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组合内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一、提高斜向支撑结构的施工建设效率;
二、降低施工建设的精度需求;
三、确保整体内支撑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组合内支撑结构,包括:
斜撑、立桩和支撑构件;
所述支撑构件内端连接围护桩的压顶梁,外端与斜撑和立桩固定连接;
所述立桩设置在斜撑的内侧,其上端与支撑构件固接、下端与基坑固接;
所述斜撑斜向设置,上端呈夹角与支撑构件固接、下端与基坑固接,且斜撑下端延伸入基坑内的部分设有土壤固定结构。
作为优选,
所述土壤固定结构沿斜撑轴向向下延伸形成底部加强段。
作为优选,
所述立桩下方的基坑内对应设有固定钢架;
所述立桩下端延伸插入固定钢架内且李庄下端与固定钢架固接。
作为优选,
所述支撑构件为桁架结构。
作为优选,
所述支撑构件由第一桁杆、第二桁杆和第三桁杆三部分构成;
所述斜撑和立桩均锚接固定在第一桁杆处,且第一桁杆上设有若干与压顶梁固接的第二桁杆,相邻的第二桁杆间设有第三桁杆,第三桁杆两端分别固接相邻第二桁杆的内端和外端。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构件下方设有承台结构,承台结构的承台底座沿基坑底面设置,其内端底部与围护桩底部相接的部分采用素土填充,素土填充上部设有第一传力件,第一传力件内侧与围护桩外侧面固接、第一传力件外侧与承台底座的内端固接;
所述由斜撑穿过承台底座内部设有止水片,用以防止形成漏水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通地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通地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045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泵泵轴密封机构
- 下一篇:一种饮料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