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套针帽的防受伤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06688.7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3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蒋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套针帽 受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套针帽的防受伤器,包括架体和针托,所述的架体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针帽的放置结构,还设置有用于放置针托的存储空间;所述的针托包括持握柄,持握柄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夹紧针帽的夹爪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架体,将针帽设置在架体上,并以针托作为操作工具,夹持针帽回套至注射器上,可避免医护人员直接以手拿接触针帽,在回套过程中被针尖刺伤,有效防止了医护人员收到伤害,也避免了对注射器造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套针帽的防受伤器。
背景技术
临床治疗中,常规注射器抽取一定药液后,需要回套针帽,以备治疗使用。医护人员在完成药液的抽取,并回套针套时,容易出现针尖刺伤事件。发生针尖刺伤,不仅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还会污染注射器,对后续的注射造成影响,甚至需要重新更换注射器和注射药液,增加了成本,造成资源浪费。
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优化改进,提出新的可行技术方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内容中提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套针帽的防受伤器,旨在帮助医护人员进行针帽回套,防止出现针尖伤和扎伤事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回套针帽的防受伤器,包括架体和针托,所述的架体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针帽的放置结构,还设置有用于放置针托的存储空间;所述的针托包括持握柄,持握柄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夹紧针帽的夹爪结构。
上述公开的防受伤器,通过将注射器的针帽放入放置结构进行暂存,并在进行回套时采用针托将针帽夹持住,帮助针帽回套至注射器上。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方便医护人员的手远离注射器的针尖,避免被针尖刺伤或扎伤。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放置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放置结构包括放置孔,放置孔竖直设置在架体上。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放置空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放置孔的孔径从上往下逐渐减小。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方便放置孔对针帽进行更为稳定的放置。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夹爪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夹爪结构包括设置在持握柄前端的两根夹指。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夹爪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至少一根夹指与持握柄铰接,并与另一根夹指组合形成活动开合的结构。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使两根夹指夹紧针帽或松开针帽,方便针帽回套。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夹爪结构进一步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与持握柄铰接的夹指,连接弹性驱动结构,弹性驱动结构使该夹指朝向另一根夹指转动并形成夹紧姿势。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夹爪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另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持握柄上设置有推拉连动结构,推拉连动结构推动与持握柄铰接的夹指相对另一根夹指转动以形成夹紧姿势或松开姿势。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持握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持握柄的后端设置有连接孔。设置连接孔的作用在于,帮助将持握柄通过悬挂等方式固定至架体上。
进一步的,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存储空间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存储空间为放置槽。
进一步的,由于设置了放置槽,可放置多个针托以备用,所述的针托的数量大于等于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066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