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式压敏电阻及连接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07452.5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7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康雪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德兰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0 | 分类号: | H01C7/10;H01C7/105;H01C1/14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张浩 |
地址: | 610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敏电阻 连接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敏电阻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管式压敏电阻及连接组件。该管式压敏电阻包括管状的陶瓷体,所述陶瓷体具有延展方向的通孔;所述陶瓷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在第一端,陶瓷体的外壁设有第一外壁电极;陶瓷体的通孔设有第一内壁电极;陶瓷体端部设有第一端部电极;所述第一外壁电极、第一内壁电极和第一端部电极连为一体组成第一外电极;在第二端,陶瓷体的外壁设有第二外壁电极;陶瓷体的通孔设有第二内壁电极;陶瓷体端部设有第二端部电极;所述第二外壁电极、第二内壁电极和第二端部电极连为一体组成第二外电极。压敏电阻保持了更大表面积的外电极。结合使用插接的方式,使得插接头与管状电极的连接更为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敏电阻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管式压敏电阻。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进步,电子产品朝向微型化、集成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片式压敏电阻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可靠性高的特点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
目前小型化的压敏电阻多为片式压敏电阻,如图1所述,片式压敏电阻包括长方体形的陶瓷体100,以及在长方体长轴两端设置的第一外电极101和第二外电极102。该形状的外形主要方便夹持的方式与其他器件连接。连接时,两个器件的夹持片分别夹持在两个外电极上。
但是,在尤其在一些小型的器件中,随着压敏电阻的小型化,需要缩小陶瓷体的体积,这就使得两端的外电极也随之缩小。直接在柱状的陶瓷体两端涂覆电极,电极的表面积变小,夹持的连接方式容易发生接触不良的情况,使用过程中,稳定性较差。
综上,对于压敏电阻尤其是小型化的压敏电阻存在外电极面积较小,致使夹持面较小,易发生接触不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目前的压敏电阻尤其是柱状压敏电阻在小型化时,外电极面积较小,夹持面较小的问题,提供一种管式压敏电阻。该压敏电阻,将陶瓷体设置为管状,在管状体内壁两端也作为外电极的一部分,增大了每个外电极的面积,同时,该管式压敏电阻能够与插接件连接,实现插接的方式连接,使得器件与管式压敏电阻的连接更为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管式压敏电阻,包括管状的陶瓷体,所述陶瓷体具有延展方向的通孔;所述陶瓷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在第一端,陶瓷体的外壁设有第一外壁电极;陶瓷体的通孔设有第一内壁电极;陶瓷体端部设有第一端部电极;
所述第一外壁电极、第一内壁电极和第一端部电极连为一体组成第一外电极;
在第二端,陶瓷体的外壁设有第二外壁电极;陶瓷体的通孔设有第二内壁电极;陶瓷体端部设有第二端部电极;
所述第二外壁电极、第二内壁电极和第二端部电极连为一体组成第二外电极。
通过将压敏电阻设置为管状,且在两端分别设置外电极,外电极包括外壁和内壁以及端面三个部分组成,在压敏电阻体积小型化的同时,保持了更大表面积的外电极。结合使用插接的方式,使得插接头与管状电极的接触更良好,连接更为稳定。
插接头包括底板、套管和插芯,套管一端与底板连接,插芯位于套管中部,且一端与底板连接;底板与导线或者器件连接。插接头与所述管状压敏电阻适配。使用时,套管与外壁电极接触,插芯与内壁电极接触,底板与端面电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外壁电极和所述第一内壁电极的长度相等。长度方向为陶瓷体的延展方向。
将第一外壁电极和第一内壁电极长度设置为相同,利于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保持更大的电极表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的长度相同。将两个外电极设置为相同的尺寸,装配时,无需考虑两端的配合,选取任何一端均可与插接头连接,装配更为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德兰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德兰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074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