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观察孔的侧墙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09658.1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76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灿;张瑞国;薛海莲;杨诗卫;黄瑞;杨璨;郦高亮;淑梅;袁亮;李军生;刘兵;龙建国;王玺;彭燎;张显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7/00 | 分类号: | B61D7/00;B61D17/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陈伊苒 |
地址: | 62003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观察孔的侧墙,涉及铁路漏斗车车辆技术领域;其包括侧墙板、设于侧墙板上的弧形盖板和弧形加强板,侧墙板安装在车辆的侧墙上,且侧墙板呈向内侧倾斜的圆弧包板结构;在侧墙板上设有观察孔,弧形盖板设于侧墙板观察孔外侧并贴合于侧墙板,弧形加强板设于侧墙板观察孔内侧并贴合于侧墙板,侧墙板与弧形盖板和弧形加强板采用固定且可拆卸连接;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铁路漏斗车难以满足两种运行工况要求的技术问题,观察孔能够用于观察车体内载货容积的同时也形成了用于限载工况时的载重位置标记,达到限载目的;并能够有效保证侧墙板在开设观察孔的同时满足车体所需的强度,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漏斗车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带有观察孔的侧墙。
背景技术
铁路漏斗车是一种端墙向内侧倾斜,车体下部装有漏斗的铁路货车,货物由上面装入,卸货时用人力或动力开启漏斗底门,货物靠自身重力自动卸出。铁路漏斗车主要用以装运矿石、水泥、煤炭等散粒货物,在铁路运输中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铁路石砟漏斗车的侧墙包括侧墙板、侧柱及上侧梁,是一种普通的侧墙钢板、侧柱及上侧梁组焊结构。但现有铁路漏斗车车辆载重一般不超过所装载的车辆高度,针对满载或限载两种不同载重的运行环境下,不同的运行环境限载不同,故需要在同一辆漏斗车上满足两种运行工况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观察孔的侧墙,采用在侧墙板上增加观察孔,观察车体内载货容积的同时也是在限载工况时的载重位置标记,达到限载目的;并能够有效保证侧墙板在开设观察孔的同时满足车体所需的强度,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观察孔的侧墙,包括
侧墙板,所述侧墙板安装在车辆的侧墙上,且侧墙板呈向内侧倾斜的圆弧包板结构;在侧墙板上设有观察孔,以形成用于限载工况时的载重位置标记;
弧形盖板,所述弧形盖板设于侧墙板观察孔外侧并贴合于所述侧墙板;
弧形加强板,所述弧形加强板设于侧墙板观察孔内侧并贴合于侧墙板;
在车辆处于满载时,所述侧墙板与所述弧形盖板和弧形加强板固定连接,以使将侧墙板观察孔封住;在车辆处于限载时,所述侧墙板与所述弧形盖板和弧形加强板可拆卸连接,通过观察孔限制车体内载货容积,以达到限载的目的。
本技术方案中侧墙板采用向内侧倾斜的圆弧包板结构,能够有效提高侧墙强度和刚度,通过优化侧墙板平面度以增强侧墙的承载能力;同时在侧墙板上增设观察孔,观察孔位置及数量根据车体使用环境和实际情况来设计,如此侧墙板上观察孔的设计一方面能够用于观察车体内载货容积,另一方面也能够形成用于限载工况时的载重位置标记,以达到限载的目的,进而实现同一辆漏斗车上满足两种运行工况要求。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考虑了侧墙板在开设观察孔的同时需满足车体所需的强度的问题,由此在观察孔处增设有弧形盖板和弧形加强板,以使弧形盖板和弧形加强板与侧墙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以进一步增强侧墙的承载能力,从而保证了侧墙板在开设观察孔的同时满足车体所需的强度。
可选地,还包括上侧梁,所述上侧梁呈水平设于所述侧墙板上部并固定贴合于所述侧墙板上。采用上侧梁结合侧墙板圆弧包板结构设计,能够在保证其承载能力的同时减轻侧墙板厚度,如此具有自重轻且载重大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上侧梁与侧墙板采用高耐候钢构成圆弧包板式侧墙结构,具有耐腐蚀的有益效果。
可选地,所述上侧梁的截面呈三角形结构,且上侧梁通过其三角形结构的最长边一侧与所述侧墙板焊接固定。用以保证侧墙组成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地,还包括中间加强梁,所述中间加强梁呈水平设于侧墙板中部并固定贴合于所述侧墙板。采用上述结构,中间加强梁的设计能够有效保证侧墙板在开设观察孔的同时防止侧墙板发生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096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