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向可调式管道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11346.4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75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尚军;王军民;安付立;武彦飞;程勇明;李楠林;陈盛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20 | 分类号: | F16L3/20;F16L3/2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房鑫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向 调式 管道 限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向可调式管道限位装置,限位间隙调节器的下侧套接于限位底座的上部,承载柱的下侧插入于限位间隙调节器的上侧内,限位角度调节器及顶盘依次套接于承载柱的上侧,顶盘的上表面为球形外凸面,限位盘的下表面为与所述球形外凸面相配合的球形内凹面;限位盘的底部设置有燕尾,限位角度调节器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燕尾相配合的燕尾槽;限位角度调节器的侧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插入有防脱落螺栓,该装置具有限位间隙可调、限位盘最大转角可控、限位盘防脱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限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多向可调式管道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是连接两个、多个设备之间运送介质的运输系统,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核电厂、石油化工等能源行业领域。在机械载荷、热力载荷循环作用下,管道位置将在不同状态线间切换,为保证管道在各状态下姿态可控,需在特定位置对管道施加限位约束。在限位装置的约束下,约束点处管道在限位方向上只能发生有限位移。由于限位装置的结构刚度远大于管道在限位方向上的宏观刚度,因此,管道与限位装置间的接触属于典型的“小应变、大应力”问题。为了控制限位接触力,即控制限位点处管道的应力水平,就需要对限位装置的限位间隙进行精确控制。此外,由于限位点处与管道相连的限位管夹端面在不同状态下将发生偏转而无法保持平移特性,为保证限位装置与限位管夹在任意状态下均能构成“面-面”接触,就要求限位装置的限位盘能够在设定角度范围内随限位管夹端面发生转动。
传统的管道限位装置通常由底座、限位盘、连接螺栓组成,安装时无法精确控制限位间隙,且无限位角度调节功能。此外,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连接螺栓经常发生断裂,继而造成限位盘掉落伤人、限位装置失效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更合理有效的管道限位装置,并具备以下功能:限位间隙可调、限位盘最大转角可控、限位盘防脱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多向可调式管道限位装置,该装置具有限位间隙可调、限位盘最大转角可控、限位盘防脱载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向可调式限位装置包括限位盘、顶盘、限位角度调节器、承载柱、限位间隙调节器及限位底座;
限位盘、顶盘、限位角度调节器、承载柱、限位间隙调节器及限位底座自上到下依次分布,其中,限位间隙调节器的下侧套接于限位底座的上部,承载柱的下侧插入于限位间隙调节器的上侧内,限位角度调节器及顶盘依次套接于承载柱的上侧,顶盘的上表面为球形外凸面,限位盘的下表面为与所述球形外凸面相配合的球形内凹面;
限位盘的底部设置有燕尾,限位角度调节器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燕尾相配合的燕尾槽;
限位角度调节器的侧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插入有防脱落螺栓。
燕尾槽的深度为H1,燕尾的高度为H2,H1H2。
球形外凸面的曲率半径为R1,球形内凹面的曲率半径为R2,R2R1。
限位间隙调节器的下侧设置有左旋螺纹,限位间隙调节器的上侧设置有右旋螺纹,限位间隙调节器与限位底座及承载柱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顶盘及限位角度调节器均通过螺纹与承载柱相连接。
限位间隙调节器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旋转限位间隙调节器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113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