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创截骨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12310.8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5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季亮;胡兴峰;林博颖;李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亮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B17/17;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创截 骨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创截骨器,包括导板以及设置于导板两侧的定位凸块,定位凸块有两个,且错位设置于导板两侧端面处;定位凸块上设置有贯穿定位凸块的定位孔,且定位孔贯穿定位凸块的方向与导板平行;导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导板的截骨孔,该些截骨孔贯穿导板的方向处于同一平面内,该些截骨孔所在的平面与定位孔平行;定位孔贯穿设有定位针;每一个截骨孔内穿设有一根截骨针。本实用新型的微创截骨器能达到小切口截骨,达到微创截骨的目的,与传统微创截骨器相比,更容易定位,操作方便、更小切口,实现更大截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截骨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创截骨器。
背景技术
截骨手术始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断发展,业已成为治疗各种骨科疾病比较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优良率已在90%以上,被誉为二十世纪骨科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对有骨坏死、粉碎性骨折脱位不能复位者,以及有疼痛及活动障碍的骨关节病、僵直或活动困难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截骨手术能使其病痛能得到显著的缓解或消除,关节活动幅度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变形肢体的外观可明显改善。在骨髓炎、骨缺损、肢体短缩及矫形复位等疾病的应用上对截骨工具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医疗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中,骨科的截骨工具从传统的骨刀、骨凿、开放式,到小创面的线锯截骨,逐渐向微创小创面发展,截骨工具的材料与结构方面也取得长足的发展。
现有截骨器具的截头为方体或圆体,在使用时不够灵活,操作起来极为不方便,圆体的截骨器,头端为正圆形,这样就需要切开较大的皮肤切口,才能从组织中穿过,如果切口不够大很容易受到组织的阻挡,而扩大创面能达到骨面后,组织损伤便会非常大,而方体的截骨器达到骨面后在截骨过程中,容易切割组织,造成组织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创口截骨,达到微创截骨目的的,且截骨操作过程中不容易出现截骨线偏移现象的微创截骨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
一种微创截骨器,包括导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导板两侧的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有两个,且错位设置于所述导板两侧端面处;所述定位凸块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定位凸块的定位孔,且所述定位孔贯穿所述定位凸块的方向与所述导板平行;所述导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所述导板的截骨孔,该些截骨孔贯穿所述导板的方向处于同一平面内,该些截骨孔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定位孔平行;所述定位孔贯穿设有定位针;每一个截骨孔内穿设有一根截骨针。
优选地,所述导板为弧形导板,所述截骨孔分布在所述弧形导板上为扇形分布,所述截骨针穿设在所述截骨孔内后也呈扇形分布。
优选地,所述定位孔的内径为3mm;所述截骨孔内径为2mm。
优选地,所述截骨针为不锈钢钢针;所述定位针为不锈钢钢针。
优选地,所述定位凸块分布于所述导板两端,并位于所述导板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导板设置为弧形状,截骨孔分布在弧形导板上为扇形分布,截骨针穿设在截骨孔内后也呈扇形分布,在截骨过程中,利用定位孔将导板置于小切口内骨头表面,寻找合适角度,然后将两定位针置入骨头,将导板稳妥固定于骨头后,将截骨针穿入于截骨孔进行截骨,该方式能达到小切口截骨,达到微创截骨的目的,与传统微创截骨器相比,更容易定位,操作方便、更小切口,实现更大截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创截骨器的结构示意图(无截骨针和定位针);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截骨示意图。
图中:1-导板,11-定位孔,2-定位凸块,21-截骨孔,3-定位针,4-截骨孔,5-被截骨头,A-截骨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亮,未经季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123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