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水面水生原生动物分散集中式光诱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13760.9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3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政;李艳荣;严卫;柴琦;张翠翠;王俊梅;王俊野;王学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奇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79/00 | 分类号: | A01K79/00 |
代理公司: | 沧州市博圣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5 | 代理人: | 王华森 |
地址: | 0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面 水生 原生动物 分散 集中 诱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水面水生原生动物分散集中式光诱捕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外侧外表面设置有时间管理器,所述控制器的外侧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外侧外表面设置有转流管,所述转流管的外侧外表面设置有虫水分离器,所述虫水分离器的外侧设置有输送集中器,所述输送集中器的外侧外表面设置有多组连接插座,所述连接插座的外侧设置有多组光诱收集器,所述光诱收集器的内侧设置有诱虫灯,所述输送集中器与虫水分离器以及光诱收集器之间均设置有钢丝软管。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大水面水生原生动物分散集中式光诱捕装置,利用原生动物具有趋光性的生物特征,在夜间进行光引诱处理,环保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水面水生原生动物分散集中式光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大水面水产养殖领域和富营养化湖泊水质治理领域,单个水体面积可达上千亩甚至几万亩。由于浮游藻类、有机碎屑、残饵粪便等大量存在,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极容易爆发性生长枝角类、桡足类、纤毛虫类原生动物,单一物种生物量急速增长,造成短时水体溶解氧骤降,打破原有生态食物网平衡,导致水质急速恶化。
在这种情况发生时,一般采用水泵抽水加滤网等工具滤除原生动物,但存在单位时间水处理量低、用时过长、现场操作繁琐、滤网易破裂等缺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大水面水生原生动物分散集中式光诱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水面水生原生动物分散集中式光诱捕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水面水生原生动物分散集中式光诱捕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外侧外表面设置有时间管理器,所述控制器的外侧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外侧外表面设置有转流管,所述转流管的外侧外表面设置有虫水分离器,所述虫水分离器的外侧设置有输送集中器,所述输送集中器的外侧外表面设置有多组连接插座,所述连接插座的外侧设置有多组光诱收集器,所述光诱收集器的内侧设置有诱虫灯,所述输送集中器与虫水分离器以及光诱收集器之间均设置有钢丝软管。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时间管理器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外侧设置有蓄电机,所述控制器与蓄电机、抽水泵、虫水分离器以及诱虫灯之间均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位于钢丝软管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从而达到了便于远程操作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抽水泵与转流管为固定焊接,所述转流管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排水管,所述虫水分离器顶部的左侧外表面与底部的右侧外表面均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转流管之间为互相连接,所述虫水分离器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与虫水分离器为活动连接,所述虫水分离器为不锈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从而达到了便于清理与收集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输送集中器与连接插座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插座为九组,所述连接插座与钢丝软管为固定连接,所述钢丝软管的内部为钢丝线圈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从而达到了提高钢丝线圈耐用性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虫水分离器的内侧与光诱收集器的内侧均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虫水分离器内侧的过滤网可采用60-80目规格,所述光诱收集器内侧的过滤网可采用20-40目规格,所述光诱收集器的顶部外表面与钢丝软管为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从而达到了便于根据水域调节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奇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奇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137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有机营养盐缓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摩开关防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