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夹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13797.1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0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婕;黄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6 | 分类号: | A61B10/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邓琳 |
地址: | 201102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夹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改良型夹子装置,包括活检钳,所述活检钳表面的顶部套设有保护套,所述活检钳表面的中心处套设有束紧件,所述活检钳包括绳体,所述绳体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夹体,所述保护套包括套壳,所述套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束紧件包括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块,所述连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撑咀,所述撑咀的内腔开设有束线槽;本方案,能够将多根活检钳进行束紧,在手术时,可以将多个绳体一同穿入至患病处,进而使用多个夹体对不同位置的食管进行夹持,只需一次进出即可完成后续操作,大大提高了使用时的便利性,同时避免了多次进出时容易使患者产生不适的状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改良型夹子装置。
背景技术
活检钳是直接操作机体黏膜组织的内镜附件。临床上活检钳在使用时,每个活检钳上只设置有一个夹子,但在贲门食管手术时,只有一个夹子时,活检钳需要反复进出,使用过程中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改良型夹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改良型夹子装置,包括:活检钳,所述活检钳表面的顶部套设有保护套,所述活检钳表面的中心处套设有束紧件;
所述活检钳包括绳体,所述绳体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夹体;
所述保护套包括套壳,所述套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所述束紧件包括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块,所述连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撑咀,所述撑咀的内腔开设有束线槽,所述撑咀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旋帽,所述旋帽的内腔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移动块内腔的底部焊接有分线块,所述分线块的内腔开设有分线孔,所述分线块的顶部且位于移动块的内腔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连块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多根活检钳进行束紧,在手术时,可以将多个绳体一同穿入至患病处,进而使用多个夹体对不同位置的食管进行夹持,只需一次进出即可完成后续操作,大大提高了使用时的便利性,同时避免了多次进出时容易使患者产生不适的状况。
优选的,所述绳体的数量不少于四个,所述固定块中心处开设有供绳体穿过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多个绳体进行束紧,使绳体保持在稳定状态,从而避免了绳体散乱的状况,提高了使用时的便利性。
优选的,所述束线槽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束线槽的底部与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束线槽的直径与束线槽底部开口处的直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没有保护套包覆的活检钳进行束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束紧位置,进而使夹体之间的间距得到调节。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二通孔的顶部与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顶部的直径与第一通孔的直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集束在一起的绳体分开,同时避免了分开的绳体散乱的状况。
优选的,所述分线孔的顶部与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分线孔的数量与绳体的数量相同,所述分线孔的直径与绳体的直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多根绳体分开,同时进行密封,避免了分泌液进入第二通孔的状况。
优选的,所述螺纹槽的内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撑咀的表面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撑咀与旋帽配合使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转动旋帽,使旋帽的位置在撑咀表面得到调整,进而达到调节束线槽内腔直径的状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137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柱层析支架
- 下一篇:一种胃镜下改良后内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