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胃镜下改良后内盘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13798.6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0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黄瑛;吴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5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邓琳 |
地址: | 201102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胃镜 改良 盘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镜下改良后内盘片,包括堵口组件,所述堵口组件包括内盘环,所述内盘环的顶部开设有数量为六个的以内盘环的顶部中心点为圆心呈环形分布的环形凹槽;安装该内盘片时,医护人员用手指挤压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使得内筒向套筒内侧滑动,缩减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之间的距离,将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插入环形凹槽的内部,在弹簧的作用下,内筒向外侧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分别插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内部,固定牵引线的底端,安装简单方便,易于使用,同时,牵引组件中的第一连线、第二连线、第三连线、环形线和牵引线之间相互交错,方便勾取,使用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胃镜下改良后内盘片。
背景技术
医疗用具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医疗器械的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
临床上进行胃造口后,需要取出患者体内胃造口的内盘片,通常是使用胃镜将内盘片取出,由于内盘片表面较为光滑,难以勾取,具有使用不便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胃镜下改良后内盘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胃镜下改良后内盘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胃镜下改良后内盘片,包括堵口组件,所述堵口组件包括内盘环,所述内盘环的顶部开设有数量为六个的以内盘环的顶部中心点为圆心呈环形分布的环形凹槽;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第一定位杆的一侧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侧壁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以套筒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筒,所述内筒远离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内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杆;
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引线,所述牵引线的数量为六个,所述牵引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线的底端绕设于套筒的外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胃造口手术后,需要将胃壁上的内盘片取出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胃镜观察,由于第一连线、第二连线、第三连线、牵引线和环形线之间形成数量为多个的通孔,医护人员可以使用工具,通过这些通孔,方便钩取内盘片,使用方便简单,安装该内盘片时,医护人员用手指挤压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使得内筒向套筒内侧滑动,缩减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之间的距离,将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插入环形凹槽的内部,在弹簧的作用下,内筒向外侧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分别插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内部,固定牵引线的底端,安装简单方便,易于使用。
优选的,所述牵引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线,所述第一连线远离牵引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内盘环的顶部,所述牵引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线,所述第二连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牵引线的外侧壁,所述牵引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连线,所述第三连线远离牵引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环形线的外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线、第二连线、第三连线、牵引线和环形线之间形成数量为多个的通孔,易于钩取。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环形凹槽远离第一凹槽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定位杆滑动连接于第一凹槽的内部,所述环形线滑动连接于第二凹槽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137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