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主动送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14572.8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3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谢祥娃 | 申请(专利权)人: | 祥鑫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4 | 分类号: | B21D37/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世民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主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主动送放装置,包括活动底盘、垂直升降架、水平活动组件、模具连接架,垂直升降架安装在活动底盘上;垂直升降架包括目字形架体、可控液压杆、活动滑块,目字形架体上安装有三条垂直导轨杆,活动滑块安装在目字形架体上与三条垂直导轨杆连接配合,可在三条垂直导轨滑动;可控液压杆固定安装在目字形架体上与活动滑块连接配合,驱动活动滑块在垂直方向运动;水平活动组件安装在垂直升降架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在小空间内自由移动,灵活性好,可控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移位送放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灵活性强、适用于小空间内模具移送的模具主动送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实践过程中,模具出于生产或维修保养的需要,会经常性的移位,目前主要是依靠车间厂房轨道吊装设备实现,在操作时,先使用吊绳将模具绑好后再利用轨道吊将其移送到合适位置后,再配合人员操作实现模具安放。在上述过程中,需要厂房具备有轨道吊,如没有轨道吊时,只能利用叉车等进行配合。而再有的城市内的厂房空间有限,厂房内往往堆放了大量的设备,有时,厂房空间也不能满足轨道吊及叉车使用时的空间需要。
综上所述,上述设备都不是专用于模具的送放设备,灵活性差,在小厂房空间内使用不便,生产企业需要一款能够满足上述需要的模具主支送放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灵活性强、适应性好的模具主动送放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主动送放装置,包括活动底盘、垂直升降架、水平活动组件、模具连接架,垂直升降架安装在活动底盘上;垂直升降架包括目字形架体、可控液压杆、活动滑块,目字形架体上安装有三条垂直导轨杆,活动滑块安装在目字形架体上与三条垂直导轨杆连接配合,可在三条垂直导轨滑动;可控液压杆固定安装在目字形架体上与活动滑块连接配合,驱动活动滑块在垂直方向运动;水平活动组件安装在垂直升降架上;模具连接架安装在水平活动组件上;水平活动组件包括水平导轨架、水平导轨、水平滑块,水平导轨架安装在活动块块上,水平导轨安装在水平导轨架上,水平滑块安装在水平导轨架上并与水平导轨连接配合;水平滑块与水平导轨间安装有可对位的螺孔及用于固定两者的螺杆,通过调整螺杆与不同的螺孔配合实现水平滑块在水平导轨间位置的固定;模具连接架安装在水平滑块上;活动底盘包括底盘本体、配重块、电池、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左前轮电机、右前轮电机、左后轮电机、右后轮电机、控制板、前光电感应组件、后光电感应组件、左光电感应组件、右光电感应组件、左前伸缩支撑组件、右前伸缩支撑组件、左后伸缩支撑组件、右后伸缩支撑组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分别安装在底盘本体的四角处;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均为麦克纳姆轮;左前轮电机安装在底盘本体内,并通过减速齿轮与左前轮连接配合;右前轮电机安装在底盘本体内,并通过减速齿轮与右前轮连接配合;左后轮电机安装在底盘本体内,并通过减速齿轮与左后轮连接配合;右后轮电机安装在底盘本体内,并通过减速齿轮与右后轮连接配合;左前伸缩支撑组件、右前伸缩支撑组件均安装在底盘本体的上部底面上,左后伸缩支撑组件、右后伸缩支撑组件均安装在底盘本体的下部底面上;左前伸缩支撑组件、右前伸缩支撑组件、左后伸缩支撑组件、右后伸缩支撑组件均包括电动伸缩杆、安装在电动伸缩杆前端的支撑橡块,电动伸缩杆可驱动支撑橡块在垂直方向上运动;前光电感应组件、后光电感应组件、左光电感应组件、右光电感应组件分别安装在底盘本体的前端面、后端面、左侧面、右侧面上;前光电感应组件、后光电感应组件、左光电感应组件、右光电感应组件均由至少一个光电距离感应传感器组成;至少一个配重块安装在底盘本体中心位置上;电池及控制板安装在底盘本体中心位置上,电池与控制板相连;控制板通过线缆与左前轮电机、右前轮电机、左后轮电机、右后轮电机分别相连,独立控制左前轮电机、右前轮电机、左后轮电机、右后轮电机的转速及旋转方向;控制板还通过线缆与前光电感应组件、后光电感应组件、左光电感应组件、右光电感应组件连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祥鑫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未经祥鑫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145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柔韧耐磨软塑包装材料的自动缠绕收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弯折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