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进两出集成隔热阻抗复合式圆筒形排气消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14917.X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78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卢骏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骏腾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13/18;F01N13/14;F01N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翩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进两出 集成 隔热 阻抗 复合 圆筒 排气 消音器 | ||
1.一种一进两出集成隔热阻抗复合式圆筒形排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内腔气管组件以及通风管组件,所述筒体包括同轴线嵌套在一起的外筒体(2)和内筒体(5),所述外筒体(2)的两端分别设有外筒盖(1),所述内筒体(5)的两端分别设有内筒盖(4),所述外筒体(2)与内筒体(5)之间的间隙内塞满隔热介质,所述通风管组件包括两个分别嵌入到内筒体(5)内腔中的通气管(7),两个所述通气管(7)之间呈夹角设置并且两者的中轴线均垂直于筒体中轴线,所述通气管(7)远离筒体的一端设有法兰(6),其中一个所述通气管(7)伸进筒体的一端依次穿过外筒体(2)、内筒体(5)的一侧后与内筒体(5)的另一侧联接成一体形成通气管(7)的盲端,另一个所述通气管(7)贯穿筒体,所述通气管(7)深入内筒体(5)的部分设有若干蜂窝状进气小孔;
所述内腔气管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在内筒体(5)内腔并且均平行于内筒盖(4)的圆形隔板(8),两个所述圆形隔板(8)之间连接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均布的内通气管(9),该环形阵列与筒体同轴线设置,所述内通气管(9)的两端分别伸出圆形隔板(8)之外并且其中一端密封,相邻两个内通气管(9)的密封端反方向交替布置,所述内通气管(9)上设有若干均布的蜂窝型通气小孔,所述内筒体(5)的内腔被圆形隔板(8)分隔成进气室、中间气室和排气室;设有盲端的其中一个所述通气管(7)深入到进气室,贯穿筒体的另一个所述通气管(7)深入到排气室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进两出集成隔热阻抗复合式圆筒形排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内壁与内筒体外壁之间的间隙距离大于等于3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进两出集成隔热阻抗复合式圆筒形排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通气管(9)的密封端采用盖板(3)密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进两出集成隔热阻抗复合式圆筒形排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通气管(7)中轴线所在的面相互平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进两出集成隔热阻抗复合式圆筒形排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小孔的密度、尺寸以及通气管(7)与内筒盖(4)之间的距离由空气动力学仿真和声学仿真计算得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进两出集成隔热阻抗复合式圆筒形排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隔板(8)的安装位置由空气动力学仿真和声学仿真计算得出,最终决定进气室、中间气室和排气室的大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进两出集成隔热阻抗复合式圆筒形排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通气管(9)的数目为6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进两出集成隔热阻抗复合式圆筒形排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小孔的密度、尺寸以及内通气管(9)的外径、间距均由空气动力学仿真和声学仿真计算得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进两出集成隔热阻抗复合式圆筒形排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介质选用隔热棉。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进两出集成隔热阻抗复合式圆筒形排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小孔与通气小孔内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骏腾,未经卢骏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1491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稻育种的温室培养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鼻咽拭子检测的教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