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换支架及自卸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14983.7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40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莉莉;李厚挺;胡志鹏;杨永启;袁斌;李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04 | 分类号: | B60P7/04;B60P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苏志洋 |
地址: | 4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换 支架 卸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换支架及自卸车,包括轴承座和设置在轴承座中部的转换支架固定座,所述转换支架固定座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轴承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轴承座内转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均伸出所述轴承座设置,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链轮。该转换支架通过增加转换支架结构中部横向受力面积,两个轴承分两端固定,车辆行驶中左右颤动时,受力均匀,避免转换支架受力不均时从中部折断现象发生,从而提高了驱动机构固定的牢固性、稳定性,减少顶盖系统损坏频次;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固定方便、受力均匀、强度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卸车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转换支架及自卸车。
背景技术
目前渣土自卸车篷布顶盖结构大部分是链条式驱动机构,驱动方式多为固定在后滑车正下方,当前厢帽檐过长时,最后一个滑车运行至厢体前部时,驱动轮键盘与最后一个滑车上传动链条动力装置干涉,导致最后一个滑车无法继续前行,促使顶盖蓬杆不能完全收到前厢帽檐内。
目前为解决这一问题,车厢前端增加一个转换支架结构,如图1所示,使驱动轮前移,与前支架驱动形成一个转换性质,这样可以解决驱动轮与传动链条动力装置干涉的问题,但是,车辆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路况较差的路面时或者卸货时油缸颤抖,造成转换支架频繁震动,在这种情况下转换支架比较容易损坏,顶盖系统无法正常运转。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换支架,包括轴承座和设置在轴承座中部的转换支架固定座,所述转换支架固定座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轴承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轴承座内转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均伸出所述轴承座设置,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链轮。
基于上述,所述轴承座的直径小于所述转换支架固定座的宽度。
基于上述,所述第一轴承的外端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端均设置有轴卡。
基于上述,所述链轮通过轴键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卸车,该自卸车安装有所述转换支架。
基于上述,该自卸车包括车厢反帽檐,所述车厢反帽檐下方设置有前支架驱动机构,所述前支架驱动机构前端设置有转换支架,所述前支架驱动机构上连接有滑车。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换支架,通过增加转换支架结构中部横向受力面积,两个轴承分两端固定,车辆行驶中左右颤动时,受力均匀,避免转换支架受力不均时从中部折断现象发生,从而提高了驱动机构固定的牢固性、稳定性,减少顶盖系统损坏频次;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固定方便、受力均匀、强度效果好等优点。
进一步的,该转换支架既能解决驱动轮键盘与传动链条固定装置干涉,蓬布蓬杆不能完全收入帽檐的问题,又能解决车辆多次运行后,出现损坏频繁更换配件的现象,使顶盖运行更加顺畅,提高整车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转换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换支架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换支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卸车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换支架固定座;2、链轮;3、旋转轴;4、轴卡;5、第一轴承;6、第二轴承;7、车厢反帽檐;8、滑车;9、转换支架;10、前支架驱动机构;11、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未经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149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布用的湿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半挂车提拔式分体立柱及半挂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