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金属线内骨架结构的多层复合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15202.6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2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沈忠良;齐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萧山顺和金属软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14 | 分类号: | F16L11/14;F16L33/28;F16L57/02;F16L58/04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6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金属 骨架 结构 多层 复合 软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金属线内骨架结构的多层复合软管,具体涉及复合软管技术领域,包括外管体和内管体,所述内管体设置在外管体的内部,所述外管体和内管体的两端设置有便于拼接结构,所述内管体的内部设置有金属线加强结构,所述金属线加强结构包括第一金属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金属线加强结构,金属线加强结构包括第一金属线,第一金属线粘合在内管体的内部,并且内管体的内部粘合有第二金属线,在使用时,利用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呈交错排列这一特性,这样可以保证复合软管整体的结构强度,使复合软管本体呈现出较强的抗撕拉性能,使复合软管不容易出现断裂现象,大大增强了复合软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软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金属线内骨架结构的多层复合软管。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复合软管行业不断得到发展,而且复合软管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张,因此复合软管的种类也不断增多,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多种多样复合软管,但现有的复合软管仍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1)传统的双金属线内骨架结构的多层复合软管容易出现断裂现象,使用寿命较低;
(2)传统的双金属线内骨架结构的多层复合软管不方便拼接,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3)传统的双金属线内骨架结构的多层复合软管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氧化损坏以及污渍堆积现象,不便于复合软管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金属线内骨架结构的多层复合软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容易出现断裂现象,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金属线内骨架结构的多层复合软管,包括外管体和内管体,所述内管体设置在外管体的内部,所述外管体和内管体的两端设置有便于拼接结构,所述内管体的内部设置有金属线加强结构;
所述金属线加强结构包括第一金属线,所述第一金属线粘合在内管体的内部,并且内管体的内部粘合有第二金属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分别呈螺旋状,所述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呈交叉分布。
优选的,所述便于拼接结构由拼接法兰、密封圈、密封槽、螺纹孔和连接螺栓组成,所述拼接法兰分别固定连接在外管体和内管体的两侧,所述拼接法兰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拼接法兰外缘位置处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贯穿有连接螺栓。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的厚度大于密封槽的深度,所述密封圈的一侧延伸至密封槽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螺纹孔设置有八组,所述螺纹孔在拼接法兰外缘位置处的内部呈环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外管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纳米涂层,所述内管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纳米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双金属线内骨架结构的多层复合软管不仅实现了不容易出现断裂现象,使用寿命较长,实现了方便拼接,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实现了避免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氧化损坏以及污渍堆积现象,便于复合软管的使用;
(1)通过设置有金属线加强结构,金属线加强结构包括第一金属线,第一金属线粘合在内管体的内部,并且内管体的内部粘合有第二金属线,在使用时,利用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呈交错排列这一特性,这样可以保证复合软管整体的结构强度,使复合软管本体呈现出较强的抗撕拉性能,使复合软管不容易出现断裂现象,大大增强了复合软管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萧山顺和金属软管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萧山顺和金属软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152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双层保湿结构的金属连接软管
- 下一篇:带多道不等距密封结构的复合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