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混凝土制造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19625.5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3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谢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沂南沂州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10 | 分类号: | B02C18/10;B02C4/10;B02C4/28;B02C4/30;B02C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杨克 |
地址: | 276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混凝土 制造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制造设备,包括连接桶,所述连接桶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碎料箱,所述碎料箱上端后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碎料箱上端中部设有碎料装置,且碎料装置下部位于碎料箱内部,所述连接桶下端固定连接有研磨箱,所述研磨箱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研磨电机,所述研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研磨轮,且研磨轮位于研磨箱内部,所述研磨箱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料斗,所述研磨箱下端左部和下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连接桶的外表面下部开有若干个上下穿通的筛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制造设备,通过设置三个翻搅杆的翻搅作用可以省去将过滤出的大体积混凝土块收集起来再次粉碎的工作,节约了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主要是粗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按集料的组合形式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集料全部为再生集料;粗集料为再生集料、细集料为天然砂;粗集料为天然碎石或卵石、细集料为再生集料;再生集料替代部分粗集料或细集料。
现有的再生混凝土制造过程多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制造再生混凝土的初步阶段为将混凝土废料敲碎,目前市面上用于敲碎废弃混凝土的机器较少,大多使用人工进行敲碎,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2、将废弃混凝土粉碎后得到的再生集料存在粗细不均匀的问题,生产的再生混凝土质量不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制造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再生混凝土制造设备,包括连接桶,所述连接桶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碎料箱,所述碎料箱上端后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碎料箱上端中部设有碎料装置,且碎料装置下部位于碎料箱内部,所述连接桶下端固定连接有研磨箱,所述研磨箱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研磨电机,所述研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研磨轮,且研磨轮位于研磨箱内部,所述研磨箱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料斗,所述研磨箱下端左部和下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连接桶的外表面下部开有若干个上下穿通的筛孔。
优选的,所述碎料装置包括碎料电机,所述碎料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碎料刀,所述转轴下端左部和下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翻搅杆,两个所述翻搅杆的一侧均开有翻料面,所述碎料电机下端与连接桶上端中部固定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碎料刀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碎料刀分为上下两组且均以转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两个所述翻搅杆的形状与连接桶的桶底形状适配。
优选的,所述研磨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中部开有上下穿通的通口,所述箱体的左箱壁和右箱壁均设有斜板,两个所述斜板下部均开有研磨槽,所述箱体的箱底中部开有上下穿通的下料口,所述箱体上端与连接桶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两个所述研磨槽分别位于研磨轮的左下方和右下方且不与研磨轮接触,所述箱体与连接桶通过通口内部相通,所述箱体与下料斗通过下料口内部相通。
优选的,所述碎料箱桶底为半球状结构,所述碎料箱与进料斗内部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碎料刀下方设置翻搅杆,且在翻搅杆的一侧均开有翻料面,落在碎料箱底部的较大的废弃混凝土块会被翻搅杆再次搅动,沿着翻料面向上飞起并在碎料刀的冲击下再次被粉碎,这样设置省去了将过滤出的大体积混凝土块收集起来再次粉碎的工作,节约了时间;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研磨箱内设置研磨轮,通过研磨轮和研磨槽的研磨左右可以对从筛孔落下的颗粒进一步研磨,从而得到更加精细的混凝土颗粒,制备的再生混凝土质量更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沂南沂州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沂南沂州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196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