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辊筒移载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20839.4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74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袁继香;夏仁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远大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3/06 | 分类号: | B65G13/06;B65G13/11;B65G23/04;B65G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筒移载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辊筒移载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辊筒移载机,包括固定基架,所述固定基架的内部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辊筒输送机,所述固定基架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位于辊筒输送机左右两侧且数量为两个的伸缩杆,所述固定基架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辊筒输送机固定连接的气缸,所述固定基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辊筒输送机顶部的移载架,所述固定基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移载架左侧的主电机。该辊筒移载机,通过转动后的驱动轮带动输送带实现转动,进而输送带将移载架顶部的物料输送走,进而实现了该系统化的托载和移载的效果,避免现有辊筒移载机结构复杂,达不到高效托载和移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辊筒移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辊筒移载机。
背景技术
利用移载小车在轨道上滑动,可以高速地把负载从一个工位搬运至另一个工位,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让它方便的翻转负载,它是自动化生产线上一种重要的设备。
现代工业产品制造中,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要求产品生产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良品率和安全性,针对现有的辊筒移载机,由于其结构复杂,不能更好更快的实现高效的生产效率,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故而提出了一种辊筒移载机来解决上述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辊筒移载机,具备可快速且稳定的移载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辊筒移载机,由于其结构复杂,不能更好更快的实现高效的生产效率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可快速且稳定的移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辊筒移载机,包括固定基架,所述固定基架的内部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辊筒输送机,所述固定基架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位于辊筒输送机左右两侧且数量为两个的伸缩杆,所述固定基架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辊筒输送机固定连接的气缸,所述固定基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辊筒输送机顶部的移载架,所述固定基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移载架左侧的主电机,所述固定基架的顶部左侧转动连接有与主电机相对应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七个的驱动轮,所述固定基架的顶部右侧转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固定基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三个且位于移载架底部的导架,所述驱动轮的外部转动连接有位于移载架和三个导架外部并与从动轮转动连接的输送带。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有与固定基架固定连接的固定筒和位于固定筒内部并与辊筒输送机固定连接的伸缩柱。
优选的,所述移载架包括有数量为三个且与固定基架固定连接的支撑筋板和位于三个支撑筋板顶部且数量为七个的支撑条,七个所述支撑条呈等距离分布在三个支撑筋板的顶部,所述辊筒输送机的相邻两个辊筒与相邻两个支撑条间隙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固定基架的顶部设置有位于主电机底部的调节箱,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位于调节箱内部的驱动齿轮,所述转轴的后侧设置有位于调节箱内部并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从动轮和支撑条的数量相同,且从动轮与驱动轮和支撑条一一相互对应,所述导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位于输送带内部的导辊。
优选的,所述固定基架的内底部设置有位于气缸底部的支撑底板,所述固定基架的顶部设置有与从动轮转动连接的支撑架。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辊筒移载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辊筒移载机,通过固定基架上设置的气缸,方便于气缸的启动推动辊筒输送机上升,通过辊筒输送机的相邻两个辊筒与相邻两个支撑条间隙相对应,方便于辊筒输送机的辊筒可以与移载架在同一水平线,当辊筒输送机将物料输送至移载架上时,移载架实现托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远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淮安远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208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