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驾驶舱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22063.X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3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陆园;王先尧;张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路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4 | 分类号: | B61C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梁亚静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驾驶舱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驾驶舱,涉及车辆设备和需要驾驶座舱的所有机械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侧面开门驾驶舱上下不便,易发生危险的技术问题。该新型驾驶舱包括驾驶舱舱体、驾驶舱盖、座椅、控制操作台、工业操作手柄和控制按钮,驾驶舱舱体为三面封闭前侧敞口结构,座椅活动设置在驾驶舱舱体内,控制操作台一左一右布置在座椅两侧,工业操作手柄和控制按钮设置在两侧的控制操作台上,驾驶舱盖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可启闭的设置在驾驶舱舱体的前侧敞口处。本实用新型采用前开门式结构,很好的解决因为车辆空间问题导致的操作人员安全问题,提高了驾驶舱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同时该驾驶舱外侧配备指纹识别或人脸识别设备,提高了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设备和需要驾驶座舱的所有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前开门式新型驾驶舱。
背景技术
在铁路和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由于铁路车辆均有严格的宽度限制,现有设备大多需要配备驾驶舱,使得车辆甲板两侧可用空间进一步减少。
目前需要使用驾驶舱的工程机械和轨道交通设备都使用的是侧开门方式,但由于车辆宽度需要被严格限制,空间的局限性使得工作人员上下车不便,人员从侧面开门进入驾驶舱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踏空跌落造成伤害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驾驶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侧面开门驾驶舱上下不便,易发生危险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驾驶舱,包括驾驶舱舱体、驾驶舱盖、座椅、控制操作台、工业操作手柄和控制按钮,所述驾驶舱舱体为三面封闭前侧敞口结构,所述座椅活动设置在所述驾驶舱舱体内,所述控制操作台一左一右布置在所述座椅两侧,所述工业操作手柄和所述控制按钮设置在两侧的所述控制操作台上,所述驾驶舱盖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可启闭的设置在所述驾驶舱舱体的前侧敞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驾驶舱盖顶部铰接在所述驾驶舱舱体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驾驶舱舱体内,且与所述驾驶舱盖顶部传动连接,能带动所述驾驶舱盖上掀打开或下放盖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型驾驶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驾驶舱舱体前侧下部的踏板,当所述驾驶舱盖闭合时,所述踏板顶沿与所述驾驶舱舱盖底沿接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踏板底部铰接在所述驾驶舱舱体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驾驶舱舱体上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踏板传动连接,能带动所述踏板沿其铰接轴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驾驶舱盖采用透明钢化夹胶玻璃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驾驶舱舱体外侧设置有人脸识别设备或指纹识别设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驾驶舱舱体两侧设置有推拉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操作台前方设置有触屏控制器和设备视频监控显示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驾驶舱舱体内设置有风扇、灯具、暖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驾驶舱舱体外设置有施工警示灯、照明灯具和监控设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驾驶舱,采用前开门式结构,解决了目前由于工程机械特别是轨道交通领域车辆空间有限和限制问题,前开式驾驶舱可以很好的解决因为上述车辆空间问题导致的操作人员安全问题,提高了驾驶舱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同时该驾驶舱外侧配备指纹识别或人脸识别设备,只有识别到已录入系统的有操作权限的人员,驾驶舱才可自动开启并对设备进行操作,提高了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路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一路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220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水剂生产用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压脉冲充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