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助式灌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22110.0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1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玲玲;李秀清;李秋桦;蒋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南宁图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7 | 代理人: | 庞凤梅 |
地址: | 53002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助式 灌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自助式灌肠装置。该装置包括药液容器、灌肠管和导入肛管,所述药液容器上设置有容量标示,所述药液容器内设置有用于将药液容器内的液体送出的出液装置,所述灌肠管包括置于其长度方向两端的连接端和出液端,所述连接端连接出液装置,出液端的前端封闭且在出液端上设置有若干出液孔,所述导入肛管部分插入肛门处,所述灌肠管通过导入肛管后插入肛肠内。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导入肛管置入肛门处,再采用软硬度适宜并具有柔韧性的医用硅胶制成管灌肠管,插入患者肛肠内,既方便于患者进行灌肠,可以避免擦伤患者的肠粘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助式灌肠装置。
背景技术
灌肠器主要是利用各种灌肠液对肠道进行清洁和治疗,临床上需要保留式灌肠的病人越来越多。目前临床上进行保留灌肠基本上采用的是一次性灌肠袋,使用时需要悬挂固定,需要在医护人员或其他人员的帮助下进行操作,患者不可自行操作,使用不便捷。而且为了便于将灌肠管插入病人的肛肠,灌肠管的前端一般采用医用塑料制成,材质比较硬,插入病人肛肠内的灌肠管前端极易对患者的肠道黏膜造成损伤,而将灌肠管的前端设置得比较柔软后,患者又很难自行插入灌肠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助式灌肠装置,既能减小对患者肛肠黏膜造成损伤,又方便患者自行操作。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助式灌肠装置,包括药液容器、灌肠管和导入肛管,所述药液容器上设置有容量标示,所述药液容器内设置有用于将药液容器内的液体送出的出液装置,所述灌肠管包括置于其长度方向两端的连接端和出液端,所述连接端连接出液装置,出液端的前端封闭且在出液端上设置有若干出液孔,所述导入肛管部分插入肛门处,所述灌肠管通过导入肛管后插入肛肠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灌肠管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刻度起始于出液端的端部,每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为1厘米,设有刻度的灌肠管部分大于或等于30厘米。
所述导入肛管包括锥斗和导管,所述导管与锥斗的端部连接,所述灌肠管从锥斗处穿过导管后插入肛肠内。
所述导入肛管的导管长度为8厘米,直径为0.8厘米。
所述出液装置采用按压泵。
所述灌肠管由医用硅胶材料制成。
所述导入肛管由光滑硬塑料材料制成。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本实用新型包括药液容器、灌肠管和导入肛管,灌肠管连接药液容器,并通过导入肛管插入肛肠内。在进行治疗时,先将导入肛管置入肛门处,再采用软硬度适宜并具有柔韧性的医用硅胶制成管灌肠管,插入患者肛肠内,既方便于患者进行灌肠,可以避免擦伤患者的肠粘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药液容器;2、灌肠管;3、导入肛管;31、锥斗;32、导管;4、出液装置;5、出液孔;6、容量标示;7、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助式灌肠装置包括药液容器1、灌肠管2和导入肛管3,灌肠管3连接药液容器1,并通过导入肛管3插入肛肠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22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曳引钢带无损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切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