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密封胶生产用静态制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22111.5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25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延弟;李长伟;方燕武;陈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大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6 | 分类号: | B01F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105 广东省肇庆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密封胶 生产 静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玻璃密封胶生产用静态制胶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汇流盘、第一分散盘、第二汇流盘和第二分散盘,所述第一汇流盘包括汇流盘体、汇流盘导流椎体和汇流盘漏斗,所述第一分散盘包括分散盘体、分散盘漏斗和分散盘导流椎体;本实用通过将第一汇流盘、第一分散盘、第二汇流盘和第二分散盘在壳体内进行固定,利用第二分散盘的分散盘漏斗与第二汇流盘的汇流盘导流椎体对应、第二汇流盘的汇流盘漏斗与第一分散盘的分散盘导流椎体对应,能够使得玻璃密封胶依次经过两次汇流和两次分散,有利于提高玻璃密封胶的混合均匀性,同时该结构简单、全过程无机械搅拌,使用安全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密封胶生产用静态制胶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密封胶,又称:聚氨酯中空玻璃密封胶,可包装容器适用于玻璃等材料的一般性密封。基材在使用前必须检验其粘结性、相容性及污染性。产品的使用效果视具体的基材及使用方法而定,然而玻璃密封胶需要通过不同的配料进行配合混合制成,通常采用带有动力的混合设备进行加工,但是较强的搅拌力度会导致玻璃密封胶混合后存在较多的气泡,不利于产品生产质量,因此静态混合制胶装置能够替换带动力的混合器。
目前静态制胶装置,存在结构复杂、翼片角度大会带来流动阻力大,翼片加工要求高,制造不便,阻力降大,有死角,能耗较大缺点,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进与完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玻璃密封胶的混合均匀性,同时该结构简单、全过程无机械搅拌,使用安全稳定的玻璃密封胶生产用静态制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玻璃密封胶生产用静态制胶装置,包括壳体,自壳体底部往上依次安装的第一汇流盘,与所述第一汇流盘对应的第一分散盘,与所述第一分散盘对应的第二汇流盘,与所述第二汇流盘对应的第二分散盘,所述第一汇流盘包括汇流盘体,设置在汇流盘体居中部位的、向上凸起设置的汇流盘导流椎体,以及设置有若干个绕汇流盘导流椎体等距分布的、且向下凹陷设置的汇流盘漏斗,所述第一分散盘包括分散盘体,设置在分散盘体居中部位的、且向下凹陷的分散盘漏斗,以及设置有若干个绕分散盘漏斗等距分布的、且向上凸起设置的分散盘导流椎体。
作为优选,所述汇流盘导流椎体正对分散盘漏斗的下方,且所述汇流盘导流椎体依次自上往下设置有第一缓冲阶梯和第二缓冲阶梯。
作为优选,所述分散盘导流椎体的结构与汇流盘导流椎体的结构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汇流盘的结构与第一汇流盘的结构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分散盘的结构与第一分散盘的结构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呈圆柱体设置,且下端内壁焊接固定有固定环;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支撑圆筒;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根输入管。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本实用通过将第一汇流盘、第一分散盘、第二汇流盘和第二分散盘在壳体内进行固定,利用第二分散盘的分散盘漏斗与第二汇流盘的汇流盘导流椎体对应、第二汇流盘的汇流盘漏斗与第一分散盘的分散盘导流椎体对应,能够使得玻璃密封胶依次经过两次汇流和两次分散,有利于提高玻璃密封胶的混合均匀性,同时该结构简单、全过程无机械搅拌,使用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密封胶生产用静态制胶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第一汇流盘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第一分散盘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大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大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221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磁阀零部件的组装机
- 下一篇:连接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