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毛细管成型棒和热导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22651.3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1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周中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垒石热管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滨海社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细管 成型 导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毛细管成型棒和热导管结构,其中,所述毛细管成型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具有第一外侧壁,所述棒体用于伸入热管内,以使得所述第一外侧壁与所述热管的对应侧内壁之间限定出成型空间,所述成型空间用于填充铜粉并烧结形成热导管的毛细管,所述第一外侧壁由前朝后向下倾斜延伸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毛细管成型棒和热导管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毛细管成型棒长度方向平直,各处宽度一致,使得烧结形成的毛细管,无法有效平衡蒸发通道空间和蒸发端宽度,不利于工业生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导管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毛细管成型棒和热导管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制作高功率薄型铜粉烧结热导管,通过毛细管成型棒插入至热管内再通过填充铜粉后烧结形成烧结层,再对热管压扁形成。然而,传统技术中的毛细管成型棒长度方向平直,各处宽度一致,使得烧结形成的毛细管,无法有效平衡蒸发通道空间和蒸发端宽度,不利于工业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毛细管成型棒和热导管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毛细管成型棒长度方向平直,各处宽度一致,使得烧结形成的毛细管,无法有效平衡蒸发通道空间和蒸发端宽度,不利于工业生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毛细管成型棒,用于毛细管的制作,所述毛细管成型棒包括:
棒体,所述棒体具有第一外侧壁,所述棒体用于伸入热管内,以使得所述第一外侧壁与所述热管的对应侧内壁之间限定出成型空间,所述成型空间用于填充铜粉并烧结形成热导管的毛细管;
其中,所述第一外侧壁由前朝后向下倾斜延伸设置。
可选地,所述棒体具有伸入至所述热管内的前端、以及伸出至所述热管外的后端,所述前端的宽度值为a,所述后端的宽度值为b,(a-b)∈[0.3-0.5]mm。
可选地,a-b=0.4mm。
可选地,所述棒体包括靠近所述棒体的前端的渐变段,所述渐变段的横截面积自后至前呈渐小设置,以形成导向成型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外侧壁自所述棒体的后端延伸至所述导向成型面,所述第一外侧壁呈直面状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外侧壁形成于所述棒体的上侧。
可选地,所述棒体的后端相对所述热管的后端的伸出长度为100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热导管结构,包括:
热管;以及,
毛细管,所述毛细管采用所述毛细管成型棒制作而成;
其中,所述毛细管成型棒包括:
棒体,所述棒体具有第一外侧壁,所述棒体用于伸入热管内,以使得所述第一外侧壁与所述热管的对应侧内壁之间限定出成型空间,所述成型空间用于填充铜粉并烧结形成热导管的毛细管;
所述第一外侧壁由前朝后向下倾斜延伸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靠近成型空间的毛细管成型棒的第一外侧壁由前朝后向下倾斜延伸设置,从而使得成型空间的前端窄后端宽。如此一来,采用所述毛细管成型棒而制成的毛细管前端管径较小较薄,后端管径较大较厚,这既使得位于后端的散热端有足够的毛细回路供给蒸汽冷凝散热,又使得由前端蒸发端进入的蒸汽在毛细管内部的蒸汽通道内可经历由窄至宽的变化,能够提高导热效率,有效平衡蒸发通道空间和蒸发端宽度,对工业生产大有助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垒石热管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垒石热管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226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