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射频技术的NFC锁控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23015.2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23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琳;赵世勇;王鑫;杨坤;马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欣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H0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杜权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射频 技术 nfc 芯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射频技术的NFC锁控芯片,包括NFC芯片,NFC芯片上设置有NFC接口,NFC接口上设置有能量管理模块、储能模块和NFC能量天线,能量管理模块的一侧设置有储能模块和NFC能量天线,储能模块位于NFC能量天线的一侧,NFC能量天线的输出端与能量管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能量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储能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射频技术的NFC锁控芯片,通过增加能量管理模块来动态管理所采集到的能量,既可大大提高NFC接口的能量接收功率,还对这些电能进行存储管理,从而允许具有这样NFC接口的装置采集到更多能量,并可向外输出更多NFC能量,使得NFC接口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NFC芯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线射频技术的NFC锁控芯片。
背景技术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是一种新兴的技术,使用了NFC技术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连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的,通过在单一芯片上集成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通信的功能,利用移动终端实现移动支付、电子票务、门禁、移动身份识别、防伪等应用。
目前的NFC锁控芯片,在使用时,不能对NFC能量天线采集的能量进行动态的管理,使能量接收功率低下,不能采集更多的能量,亦不能向外输出更多的能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射频技术的NFC锁控芯片,通过增加能量管理模块来动态管理所采集到的能量,既可大大提高NFC接口的能量接收功率,还对这些电能进行存储管理,从而允许具有这样NFC接口的装置采集到更多能量,并可向外输出更多NFC能量,使得NFC接口具有更广泛的用途,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射频技术的NFC锁控芯片,包括NFC芯片,所述NFC芯片上设置有NFC接口,所述NFC接口上设置有能量管理模块、储能模块和NFC能量天线,所述能量管理模块的一侧设置有储能模块和NFC能量天线,所述储能模块位于NFC能量天线的一侧,所述NFC能量天线的输出端与能量管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能量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储能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能量管理模块上设置有存储模块和比对模块,能量管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存储模块和储能模块的输入端均电连接,存储模块和储能模块的输出端均与比对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比对模块的输出端与能量管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存储模块存储储能模块的第一电压阈值。
优选的,所述能量管理模块上还设置有驱动模块,能量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储能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能模块上设置有电能检测模块,电能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比对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射频技术的NFC锁控芯片,NFC能量天线采集电能后,能量管理模块可根据NFC能量天线采集的电能对储能模块进行充电,同时,通过电能检测模块对储能模块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反馈给比对模块,通过比对模块对电能检测模块实时检测的储能模块的储能情况与存储模块内存储的第一电压阈值进行对比,若电能检测模块实时检测的储能模块的电压低于第一电压阈值时,能量管理模块向驱动模块传送信息,通过驱动模块切断对储能模块的充电,该无线射频技术的NFC锁控芯片,通过增加能量管理模块来动态管理所采集到的能量,既可大大提高NFC接口的能量接收功率,还对这些电能进行存储管理,从而允许具有这样NFC接口的装置采集到更多能量,并可向外输出更多NFC能量,使得NFC接口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射频技术的NFC锁控芯片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欣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欣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230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