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轨道板生产作业的组合吊具支架及组合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25888.7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69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马元清;胡利涌;崔德水;李立新;朱栓;徐孝林;孙成晓;范振清;马济鸣;乔小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铁芜湖轨道板有限公司;南京申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241012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轨道 生产 作业 组合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轨道板生产作业的组合吊具支架及组合吊具,适用于轨道板生产作业的组合吊具支架包括外框架,内框架,第一吊耳板,第二吊耳板和加强板,外框架和内框架均为矩形框架,两者为嵌套结构固定在一起,外框架的长度小于内框架的长度,外框架的宽度大于内框架的宽度;第一吊耳板固定于外框架的四个角附近,第二吊耳板固定于内框架的长边上,加强板位于组合吊具的任一直角处。适用于轨道板生产作业的组合吊具支架作为组合吊具的支架,组合吊具可同时实现三种板型的轨道板脱模作业和钢筋架组装作业,使用过程中可快速挂钩,而且还可通过更换隔套,来延长吊具的使用寿命,不仅提高了轨道板的生产效率,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板生产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轨道板生产作业的组合吊具支架及组合吊具。
背景技术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目前较为普遍应用的生产模式为台座法,而主要生产的标准轨道板包括P5600、P4925和P4856三种型号。
在轨道板的生产过程中,钢筋骨架的组装与轨道板的脱模需同时在一个区域内完成。轨道板需从台座内吊运至拆装区的拆装平台上进行脱模作业,然后利用吊具将脱模后的轨道板吊运至封锚区进行封锚作业,待端侧模清理完毕后,需继续利用吊具将绑扎好的钢筋架成品吊运至拆装平台上与端侧模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吊运至台座内与底模组合。
目前大部分所使用的吊具不是组合式的吊具,钢筋骨架的组装与轨道板的脱模分别用两个吊具进行作业。吊具上部的吊索具用的是原始的人工穿插钢丝绳,每次吊挂都要将四根钢丝绳一根一根的挂到行车吊钩上,卸扣用的原始的螺纹卸扣,而且吊耳孔位置容易磨损,吊具的使用寿命较短。如何让吊具使用起来便捷、安全、长寿命,同时提高轨道板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研究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轨道板生产作业的组合吊具支架及组合吊具,其解决了以往吊具功能性单一,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轨道板生产作业的组合吊具支架,包括外框架,内框架,第一吊耳板,第二吊耳板和加强板,
所述外框架和所述内框架均为矩形框架,两者为嵌套结构固定在一起,所述外框架的长度小于所述内框架的长度,所述外框架的宽度大于所述内框架的宽度;
所述第一吊耳板固定于所述外框架的四个角附近,所述第二吊耳板固定于所述内框架的长边上,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组合吊具的任一直角处。
可选地,所述外框架包括两根第一横梁和三根第一纵梁;
两根所述第一横梁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纵梁等间距平行设置在两根所述第一横梁之间;
所述内框架包括首位相接的两根第二横梁和两根第二纵梁;
所述嵌套结构为:所述第一纵梁的两端分别跨设于所述第二横梁。
可选地,所述第一吊耳板上设置有三个吊耳孔和一个通孔,所述三个吊耳孔呈三角形排列于所述第一吊耳板上,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吊耳板的中部,与外框架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一吊耳板通过所述通孔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纵梁靠近所述外框架四个角处的端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吊耳板上设置有一个吊耳孔,所述第二吊耳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上。
可选地,所述吊耳孔内设置有隔套。
可选地,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为梯形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为三角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铁芜湖轨道板有限公司;南京申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铁芜湖轨道板有限公司;南京申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258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