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可渗透反应墙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26426.7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6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鹤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D29/62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钟骁 |
地址: | 15003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水污染 修复 渗透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可渗透反应墙,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外侧均匀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桶形过滤网,所述墙体的内部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本实用新型通过三个锥形齿轮和圆锥齿轮的设置,使圆锥齿轮和第一锥形齿轮转动时,能够分别通过第三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带动杆体转动,从而使杆体能够通过连接块带动毛刷对桶形过滤网进行清洗,进而使放置在渗透槽中的过滤网不会被污水中的杂质堵塞,从而使地下受污染的水能够顺利进入到反应墙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污染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可渗透反应墙。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下水污染主要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地表以下地层复杂,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地下水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地下水质恶化的现象。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工业废水向地下直接排放,受污染的地表水侵入到地下含水层中,人畜粪便或因过量使用农药而受污染的水渗入地下等。污染的结果是使地下水中的有害成分如酚、铬、汞、砷、放射性物质、细菌、有机物等的含量增高。污染的地下水对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都有危害。
在现有技术中,会使用到可渗透反应墙对地下受污染的水进行修复;但可渗透反应墙在长期使用后,其放置在渗透槽中的过滤网会被污水中的杂质堵塞,从而会使地下受污染的水无法顺利进入到反应墙中;
同时,由于反应墙内部的封闭结构,会导致当反应墙内部的设备出现故障时,维护人员无法对反应墙内部的设备进行维护操作,从而给可渗透反应墙的维护工作带来不便,为此,提出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可渗透反应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可渗透反应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可渗透反应墙,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外侧均匀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桶形过滤网,所述墙体的内部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支架的顶部焊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焊接有连接板,所述主轴的外壁一侧焊接有圆锥齿轮,所述主轴的外壁另一侧焊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圆锥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的顶部均焊接有杆体,所述杆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连接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空槽的一侧连通有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贯穿于墙体的内部且延伸至墙体的外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墙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槽和积水槽,所述杆体的顶部一端贯穿于第二通槽的内部且延伸至积水槽的内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杆体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毛刷,所述杆体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一侧与积水槽的内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墙体的内部开设有进水槽和反应腔,所述进水槽的顶部与积水槽的底部连通,所述进水槽的底部与反应腔的顶部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反应腔的顶部连通有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顶部一端贯穿于积水槽和墙体的内部且延伸至墙体的外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空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支架的底部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鹤,未经王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264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节能建筑用通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路隧施工用安全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