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裙边式折流板的干式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33575.6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2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俞娟;李璐峰;高建廷;祁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台佳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8F9/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周鑫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裙边式折流板 蒸发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空调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裙边式折流板的干式蒸发器,包括端盖,管板,筒体,蒸发管和折流板,所述端盖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端盖位置左右对应,所述端盖相视面一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管板,左右两侧的所述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内腔通过螺栓连接有蒸发管,所述蒸发管外安装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呈上下交叉分布,所述折流板外边缘设置有裙边,左侧的所述端盖下侧设置有制冷剂入口,左侧的所述端盖上侧设置有制冷剂出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裙边的设置,控制和减小折流板与筒体的间隙,壳程传热膜系数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得换热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结构合理,延长了干式蒸发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裙边式折流板的干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干式蒸发器是液体制冷剂经节流后从蒸发器一端的端盖进入管程,端盖上铸有隔板,制冷剂经过两个或多个流程蒸发并吸收载冷剂的热量后从同一个端盖出来后进入压缩机。如果端盖隔板垫片泄漏,会使制冷剂短路,造成回液及制冷能力下降。这种蒸发器的主要特点是:制冷剂在管内完全蒸发并过热成为过热气体,这有利于使用热力膨胀阀自动调节供液量。通常使用的制冷剂有R22、R134a、R407C等。因为制冷剂管内蒸发,只要管内流速超过4m/s,就可以把管内的润滑油带回压缩机,回油方便。在设计当中,壳程采用GB151或TEMA规定的E型结构(折流板型式),折流板的缺口大小根据载冷剂的物理性质与流量大小开15%~50%的缺口,通常情况下,折流板缺口的流速与载冷剂横向掠过管束的流速大致相等,为了保证换热效果,折流板与圆筒的间隙、换热管与折流板的间隙要小于等于GB151或TEMA规定的最小间隙,特别是在低温情况下,这些间隙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在考虑泄漏,载冷剂一般为高粘度流体,流速慢,热阻相对增大,间隙泄漏更加明显,所以在低温情况下对间隙的控制一定要更加严格。
折流板一般是不与筒体焊接的,当然,也有设计成要和筒体进行焊接的。客观的讲,从设计角度说,折流板和筒体的间隙越小,那么换热的效率越高,折流的效果越明显的。从制造难度讲,折流板和筒体焊接比较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裙边式折流板的干式蒸发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干式蒸发器折流板与筒体的间隙较大,导致干式蒸发器寿命较短、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裙边式折流板的干式蒸发器,包括端盖,管板,筒体,蒸发管和折流板,所述端盖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端盖位置左右对应,所述端盖相视面一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管板,左右两侧的所述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内腔通过螺栓连接有蒸发管,所述蒸发管外安装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呈上下交叉分布,所述折流板外边缘设置有裙边,左侧的所述端盖下侧设置有制冷剂入口,左侧的所述端盖上侧设置有制冷剂出口,所述筒体上方左侧设置有载冷剂进口,所述筒体上方右侧设置有载冷剂出口。
优选的,所述折流板为PPH材质。
优选的,所述管板下侧固定连接有支腿。
优选的,所述裙边外径大于筒体内径。
优选的,所述折流板呈弓形缺口带裙边的圆缺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裙边的设置,控制和减小折流板与筒体的间隙,壳程传热膜系数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得换热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结构合理,延长了干式蒸发器的使用寿命;
2)通过裙边使得折流板与筒体紧密贴合,从而控制和减小了折流板与筒体的间隙,折流板呈上下交叉安装在蒸发管外,当制冷剂在蒸发管内通过时,载冷剂在蒸发管外运行,折流板迫使载冷剂在蒸发管管簇间纵横交叉流动,由于折流板与壳程筒体的间隙缩小了,所以极大提高了蒸发管的传热系数,使得蒸发管的换热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台佳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台佳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335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玻璃制作装置
- 下一篇:多联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