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智能化通信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33889.6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79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戴淑怡;叶剑锋;张文杰;叶志文;凌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创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4 | 分类号: | B66B1/34;B08B7/02;B08B17/02;H02K5/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华企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735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梅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智能化 通信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智能化通信控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减震柱,多个所述减震柱远离箱体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电梯智能化通信控制装置主体,所述箱体内侧壁一侧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内侧壁远离电梯智能化通信控制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箱体内侧壁靠近电梯智能化通信控制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垫块,多个所述垫块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底座与限位柱,限位底座与限位柱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对活动环与滤罩进行限位,便于振出滤罩外侧的灰尘,便于更好的使用,该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效果更好,便于更好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智能化通信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普通的高层住宅每个单元会配备两台同一个型号的电梯,一般来说这两部电梯会被设置为并联控制方式即在某一个时刻只有一部电梯上行或下行,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提高了电梯运行效率节约能耗,但是在遇到上下班出行或回归的高峰期时这种并联控制方式显然运力不足且耽误时间且造成不必要的拥堵,所以部分高层住宅将电梯设置为单独控制方式即两部电梯各自独立工作以增加高峰期的运力。
现有的电梯智能化通信控制装置大多安置在具有大量灰尘的电梯,现有的电梯智能化通信控制装置的散热效果较差,不利于使用,从而我们设计一种电梯智能化通信控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梯智能化通信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智能化通信控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减震柱,多个所述减震柱远离箱体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电梯智能化通信控制装置主体,所述箱体内侧壁一侧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内侧壁远离电梯智能化通信控制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箱体内侧壁靠近电梯智能化通信控制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垫块,多个所述垫块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靠近滤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箱体顶端一侧边缘处滑动连接有滤罩,所述滤罩中部固定连接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底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底座,所述限位底座与箱体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靠近滤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靠近滤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端与扇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端与凸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柱与限位底座、活动环均为铜制,且活动环与限位柱均为一体铸造成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架为铜制,所述固定架内侧壁与第一电机外侧壁焊接,所述固定架与垫块粘接,所述垫块为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垫块与箱体内侧壁粘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扇叶塑料材质制成,所述扇叶与滤网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所述滤网为铜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凸轮为铜制,所述凸轮顶端与活动环底部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板为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底板的厚度不低于三毫米,所述底板的断面呈矩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创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创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33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失压停泵自过滤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梯防坠落应急缓冲装置